第44章 定教四海震动(1 / 2)

受制于宗族束缚已久,如今得以另立门户、自掌权柄,怎能不野心沸腾?

这绵延千年的世家大族,转眼间竟成了一盘散沙!

王沣心知肚明——太原王氏,这座屹立千年的庞然大物,即将分崩离析。而他王沣,或许终将沦为孤家寡人!

此等局面,岂能容忍?

但若以武力,只会适得其反,徒增族人怨恨。

“不可再激化矛盾!”

王沣终非庸碌之辈,身为族长,他自有韬略。

“欲阻家族瓦解,唯有怀柔安抚,以血脉亲情维系人心。”

“太原王氏,绝不能就此消亡!”

他当即行动,一面压下躁动的人心,对王孝远之事避而不谈;一面割舍利益,厚待庶支,竭力弥合裂痕。

更屡屡强调血脉同源,以阻分家之念。

这番举措虽未彻底平息,却勉强遏制了局势恶化。然而家族之势,仍在蔓延。

太原王氏,已无力他顾……

---

王孝远这一枚暗棋,终成致命一击,令各大世家陷入内乱。推恩之策,至此方显其效。

此番反击,李二可谓快准狠厉,直击世家命脉。

太极宫内,杜如晦禀报完毕,李二纵声大笑,眉梢尽是酣畅。

“妙!端的妙极!”

“王孝远此举,终

李沐的新唐书铺彻底冲破了世家对学问的掌控。

李世民发现遵照李沐的策略行事,确实将世家势力层层削弱,使其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朝廷抗衡。

然而这仍不能令李世民满足。

他目光骤然锐利,眼中闪过一丝凛冽。

\"唯独科举一事尚未重启。\"

\"照李沐所言,重开科举之日,便是世家彻底瓦解之时。\"

\"到那时,朕才能真正执掌大唐,成为言出法随的至尊。\"

李世民恨不能立即下诏重开科举。

所幸他尚存理智,未被狂喜冲昏头脑。

\"朕须再寻李沐商议,确定何时方能重开科举,为世家敲响最后的丧钟。\"

如今的李世民对李沐已是心悦诚服。

他暗自承认,李沐对天下大势的洞察,犹在自己之上。杜如晦对李沐亦是奉若神明。

\"陛下既有此意,不如即刻前往。\"

\"李郎君在长安的新宅已修缮完毕,正可一观。\"

杜如晦此言正合圣意。长孙皇后自李沐宅邸归来后,对其精巧设计赞不绝口,常在李世民耳畔提及。

李世民按捺不住,霍然起身:

\"更衣!\"

\"随朕去会会那小子!\"

\"皇后总说他的宅院宛若仙境,朕倒要看看到底有何玄妙!\"

......

长安李府。

宅院竣工后,李沐清闲不少。每日除教导三位外,便赴渭水铁厂研制水泥。

经连日试验,终见成效。

这日风和日丽,李沐将从铁厂带回的水泥样品调和检验。三个小徒弟背完书跑来,好奇围观。

\"师父也爱玩泥巴吗?\"

\"让长乐也玩嘛!\"

小公主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娇声道。年长几岁的罗通虽未出声,眼中亦满是渴望。

他自幼家教森严,从未体验过这般孩童游戏。

正专注翻弄水泥的李沐忽闻脚步声,抬头见是李世民。

\"老李来了?\"

简短招呼后,又继续查看水泥。

\"此非寻常泥巴,乃水泥也。\"

\"待其凝固,比磐石更坚,是筑城建墙的至宝。\"

李世民闻言顿时来了兴致。他对李沐研制的奇物早已见怪不怪,却仍忍不住期待。

\"又弄出什么新奇玩意?\"

\"水泥?\"

\"让朕瞧瞧有多坚硬!\"

说着竟蹲下身细看,连亲生女儿都顾不上了。长乐自幼与父皇聚少离多,对这位天子父亲颇为生疏,此刻更是被完全遗忘。

李沐不以为意,目光转向李二时带着几分自得。

\"那当然,我李沐做出的东西哪件不神奇?\"

\"喏,这些都是我之前试配方的成品,已经凝固的水泥块,要不要亲手试试?\"

说着他转身走向后院,抱来一摞灰褐色的板状硬块。

\"叮当——\"

水泥块被扔在地上,发出金铁般的碰撞声。

\"这些都是调配方时的样品。\"

\"水泥凝结后,就是这般模样。\"

李二拾起一块掂量,狐疑地眯起眼睛。

\"这...真是泥土所制?\"

\"小子莫要戏耍老夫。\"

他抄起两块水泥相互敲击,想辨明真伪。

\"铿!\"

剧烈的反震让李二虎口发麻,灰块却连碎屑都没落下。

他又抽出腰间佩刀,猛地朝水泥块劈去。

\"铮——\"

刀刃迸出几星,灰块表面只留下淡淡白痕。

李二瞳孔骤缩,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李...李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