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端起酒杯,恭恭敬敬地向赵山河和张柄行敬酒:“师父,师叔,弟子林墨,蒙师父不弃,悉心教导,授我技艺,教我做人。今日弟子侥幸考上大学,但手艺是根,规矩是本,一日不敢忘!这杯酒,谢师父师叔传艺之恩!”他仰头一饮而尽。
赵山河没说话,只是拿起酒杯,同样一饮而尽。那张总是板着的脸上,此刻线条似乎柔和了些许。他放下酒杯,从怀里掏出一把磨得锃亮、带着厚厚包浆的旧戒尺,递给林墨:“拿着!今天你就算出师了,以后的路自己走。这把尺子,量木头,也量人心!别走歪了!”
林墨双手接过,感受着戒尺的分量和冰凉的触感,郑重道:“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师叔张柄行也笑着说了几句勉励的话。王铁牛、王勇、赵红刚纷纷向林墨敬酒祝贺,气氛庄重而温暖。
第二桌,是“升学宴”兼“告别宴”。聂怀仁厂长、陈枋安副厂长、生产计划科长老马、工会主席等厂领导赫然在座,当然还有自家的母亲和两个弟妹!此外,还有王铁叔、易中海、刘海中、闫埠贵三位院里和厂里的管事大爷和父亲是熟人,以及傻柱、许大茂、杨大山这几位院里相熟的邻居。聂厂长特意把赵山河也请到了这桌的上座。
菜肴比前一桌更显档次:葱烧海参、油焖大虾、香酥鸭、清炖狮子头、外加几道精致的炒菜和一瓶难得的茅台。
聂怀仁首先举杯,声音洪亮:“今天这顿饭,一是祝贺我们龙成厂的骄傲——林墨同志,金榜题名,考入水木大学!二是感谢林墨同志为咱们厂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三是……也是给林墨同志送行!小林啊,去了水木,好好学!龙成厂永远是你的家,你的职位给你留着!学成归来,厂里的总工程师位置,虚席以待!来,大家共同举杯,为林墨同志,干杯!”
“干杯!”众人纷纷起身,气氛热烈。
陈枋安也笑着举杯:“小林,我没看错人!水木土木工程,好!扎实!学好了真本事,将来为国家建设出力!厂里的大门,也随时为你敞开!”
林墨一一回敬,感谢领导的栽培和信任。
对于院里的三位大爷和邻居,林墨主要是想给他们一个印象,自己在厂里的地位还在,也希望在院子里不要整太多的幺蛾子。易中海、刘海中、闫埠贵,三人心情复杂,但场面话也说得很漂亮。易中海拍着林墨的肩膀:“好孩子!有出息!给咱们工人争脸了!以后常回来看看!”刘海中也挺着肚子:“好!大学生!以后就是国家干部了!别忘了咱们院!”
傻柱今天格外兴奋,还特意让后厨特意加了一道烤鸭,片得薄如蝉翼。他端着酒杯,真心实意地说:“墨子!兄弟服你!以后发达了,别忘了柱子哥!来,走一个!”许大茂也凑过来,带着他那标志性的笑容:“林墨,厉害!以后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了!咱们院也出人物了!以后多关照啊!”
觥筹交错间,气氛融洽热烈。林墨应对得体,既不失礼数,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清楚,这顿饭,是告别,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交割”。告别了龙成厂质检中心具体的工作,告别了四合院作为普通工人的身份。未来,是更广阔却也更具挑战的天地。
宴席散去,已是华灯初上。林墨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独自站在饭店门口。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酒气。他看着灯火阑珊的城市,又回头望了望灯火通明的饭店,心中一片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