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短篇鬼语集 > 第963章 孤魂野鬼

第963章 孤魂野鬼(2 / 2)

父子二人在坟场找了一整天,几乎翻遍了每一寸土地,却始终找不到那件紫色纸衣碎片的踪影。眼看天色渐晚,只好先行回家。

接下来的两天,杨国发父子找遍了后山,问遍了可能路过的人,都没有人见过那件纸衣。三天期限转眼就到,杨国发几乎绝望。

第三天晚上,杨国发疲惫地回到家中,刚一进门,就感觉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虽是深秋,但也不该这么冷,这种冷,像是钻入骨髓的阴冷。

“爹,磊磊好像发烧了。”儿媳李玉梅抱着孩子,一脸担忧。

杨国发心里咯噔一下,伸手摸了摸孙子的额头,滚烫。但奇怪的是,磊磊全身发热,却不停地喊冷。

“冷,冷,爷爷,我冷......”磊磊小脸通红,嘴唇却发紫,浑身哆嗦。

杨国发掀开孩子的衣服,想给他加床被子,却突然僵住了——在磊磊的左肩上,有一个淡淡的紫色手印,像是谁用染了紫颜料的手摸过一样。

“紫色...纸衣......”杨国发喃喃自语,脸色惨白。

他立刻让李玉梅去请村里的李神婆,自己则守在孙子床边,心急如焚。

李神婆来了后,看了看磊磊的状况,又看了看那个紫色手印,摇头叹气:“晚了,那东西已经跟着你们回来了。它看上了这孩子,想带他走。”

“有什么办法吗?”杨国发几乎要跪下。

“只有一个办法,”李神婆说,“今晚子时,你在院子里摆上香案,我试着跟它谈谈。但成不成,就看造化了。”

子时将至,杨国发在院子里摆好香案,李神婆点燃三炷香,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一阵阴风吹来,香火明灭不定,院子里的温度骤然下降。

李神婆身体开始颤抖,声音变得怪异:“它来了...它说衣服是你们送给它的,它穿上了,就是它的...它还要带个人走,

杨国发跪倒在地,老泪纵横:“求求你,放过我孙子,要我这条老命也行!”

李神婆突然剧烈抖动,然后僵住,缓缓转头看向杨国发,眼神陌生而冰冷:“衣服...是你做的...很好看...但孩子...我也要......”

说完这话,李神婆身体一软,瘫倒在地。香案上的香,齐齐从中折断。

杨国发心如死灰,知道谈判破裂了。他抱起昏迷的孙子,对杨建国说:“去开车,送孩子去医院!”

虽然知道医院可能治不了这种“病”,但此时此刻,杨国发已经别无他法。

深夜的山路漆黑一片,杨建国开着那辆破旧的面包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杨国发抱着孙子坐在后排,感觉孩子的呼吸越来越微弱。

突然,车前出现一个人影!

杨建国猛打方向盘,踩下刹车,车子失控撞向了路边的树干。

等杨国发清醒过来,发现自己只是受了些轻伤,杨建国额头流血,但意识尚清。而磊磊...不见了!

“磊磊!磊磊!”父子二人慌忙下车,四处寻找。

月光下,他们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摇摇晃晃地向山路深处走去。那身影的旁边,似乎还有一个模糊的紫色影子,若隐若现。

“磊磊!”杨国发拼命追去。

那孩子仿佛听不见,继续向前走。奇怪的是,杨国发拼尽全力,却始终追不上一个六岁孩子的脚步。山路在月光下变得诡异,两旁的树木仿佛活了过来,扭曲变形。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个古老的宅院,那宅院破旧不堪,门楣上隐约可见“杨氏宗祠”四个字。杨国发愣住了,杨家祠堂早在二十年前就迁到村口了,原址已经荒废多年,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磊磊和那个紫色影子消失在祠堂门口。

杨国发不及多想,冲了进去。祠堂内阴暗潮湿,蛛网密布。在正堂中央,站着一个穿着紫色衣服的身影,背对着他。那衣服,正是他亲手糊的纸衣,此刻却如同真衣一般穿在那身影上。

“把孙子还给我!”杨国发嘶吼着。

紫色身影缓缓转身,杨国发倒吸一口冷气——那身影没有脸,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但纸衣却真实得可怕。

“衣服...好看...但孩子...陪我......”一阵空洞的声音直接在杨国发脑海中响起。

杨国发突然跪地,磕头如捣蒜:“无论您是哪一代的先人,杨国发知错了!我不该把纸衣做得太真,更不该让它没有烧尽!求您放过磊磊吧!”

那紫色身影微微颤动。

杨国发继续哭诉:“杨家一脉单传,磊磊是唯一的香火啊!若是他没了,杨家就绝后了,以后寒衣节,谁还给我们烧纸送衣?”

听到“寒衣节”三字,那紫色身影突然僵住。良久,它缓缓抬起手,指向祠堂的牌位方向。

杨国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供桌上放着一本泛黄的族谱。他顿时明白了什么,爬起身,颤抖着打开族谱。

在最后一页,他看到了磊磊的名字,而名字旁边,不知被谁用朱笔画了一个圈。

“不!”杨国发崩溃大叫。

突然,他灵机一动,抓起族谱旁的毛笔,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叉,然后在旁边写下:“奉请这位先人进我家族谱,成为我家祖先,以后每年寒衣节祭祀,由杨国发和磊磊负责,永不断绝。”

写完后,他转向紫色身影:“我承诺,只要我和磊磊在的一天,您就是我们杨家祖先,祭祀绝不会断!我用我的性命担保!”

紫色身影缓缓飘到杨国发面前,空洞的面部似乎是在“注视”着他。然后,它慢慢抬起手,那纸做的衣袖轻轻拂过杨国发的脸。

一阵刺骨的寒意袭来,杨国发几乎冻僵。但他没有退缩,直视着那恐怖的存在。

终于,紫色身影开始后退,渐渐淡化,最后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空气中。同时,角落里传来了磊磊的哭声。

“磊磊!”杨国发冲过去抱起孙子,孩子身体冰冷,但呼吸已经平稳。

三人踉跄的回到家。杨建国轻伤,磊磊烧退了,并无大碍,但杨国发却一病不起。

医生说是受了严重风寒,但杨国发自己知道,那是他与那东西做的交易——用他余生和孙子余生的承诺,换孙子的平安。

从此以后,每年的寒衣节,杨国发都会亲手糊制纸衣,也教孙子制作,但再也不追求逼真,而是严格按照古制。他也会在无主的孤坟前多烧一件紫色纸衣,嘴里念叨着:“天冷了,加件衣裳吧。”

而磊磊长大后,成了村里的小学老师,每年寒衣节,他除了祭祀,还会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关于传统,关于敬畏,也关于一个老人用生命诠释的爱。

山风依旧年年吹过杨家坳,带走夏日的余温,带来冬日的讯息。只有那些飘散在风中的纸灰知道,有些约定,比生命更加长久;有些守护,穿越了阴阳之隔。

就像那寒衣节的纸衣,看似薄如蝉翼,却承载着生者与死者之间,最厚重的情感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