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康熙正史 > 第1241章 大小于成龙

第1241章 大小于成龙(2 / 2)

而这次于成龙之所以敢公然弹劾靳辅,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两人在治河思路上存在分歧,但另一方面……

就在这时,徐乾学已然得知于成龙即将进京的消息,不禁暗自窃喜起来。

于成龙究竟又是何许人也呢?

原来大清朝,一共有两位名叫于成龙的官员,人们通常尊称他们为“大于成龙”和“小于成龙”。

其中那位年纪较大的大于成龙乃是山西省人士,整整比年轻一些的小于成龙年长二十一岁!

这大于成龙可是咱大清鼎鼎大名的清廉官吏,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头号清官呐!

历任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要职。

老百姓送外号于青天、于青菜。

康熙对大于成龙的评价可谓是至高无上:“天下廉吏第一!”

康熙二十三年,大于成龙与世长辞,享年68岁,康熙为此悲痛欲绝。

而小于成龙呢,在康熙七年时,出任直隶乐亭县知县一职。

在乐亭县的十年间,他时常乔装打扮,深入乡野田间,与老百姓拉家常,对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状况、商人和百姓的情况了如指掌。

紧接着,他废除了乐亭县的杂税,被乐亭县百姓尊称为“父母官”。

康熙十八年,在大于成龙的举荐下,小于成龙调任顺天府通州知州。

在通州,于成龙依旧清正廉洁、热心为民。

当时的通州刚刚遭受地震的重创,府衙残垣断壁,民众苦不堪言。

于成龙身先士卒,不仅捐出了自己的俸禄,还号召富商们慷慨解囊,共同捐资赈灾,重新设立义学。

所有的祠堂牌坊,也都被他一一修缮。

随后,于成龙再次对小于成龙予以提拔重用,将其调任至安徽省担任按察使之职。

然而,就在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小于成龙与靳辅之间结下了深仇大恨。

原来,靳辅负责治理黄河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导致安徽许多地区遭受水患侵袭,大片农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

对此,小于成龙愤怒不已,并将这笔账算到了靳辅头上,于是他连续三次向朝廷递交奏章,毫不留情地弹劾靳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小于成龙竟然也归属于靳辅的管辖之下,而且还得跟随靳辅一起参与治理河道工程。

如此一来,小于成龙心中的不满情绪愈发强烈起来。

毕竟在此之前,他们两人之间已经存在着诸多难以化解的矛盾,如今在治水方略上更是意见相左、分歧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