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对于噶尔丹侵犯厄鲁特部,做出了决定。
他命令理藩院上书,亲自前往厄鲁特部,与噶尔丹进行调解。
理藩院上书抵达厄鲁特部后,噶尔丹才终于放过了厄鲁特部。
坐在椅子上的康熙皇帝,面带浅笑,显得胸有成竹。
他对着喀尔喀土谢图汗说道:“喀尔喀土谢图汗,关于噶尔丹威逼之事,朕决定命理藩院上书,亲自前往你喀尔喀部,与噶尔丹进行调解。”
喀尔喀土谢图汗如释重负,连忙叩头谢恩:“多谢皇上!”
然而,他的额头上却冒出了一层细汗,显然心中仍有担忧。
他迟疑了一下,接着说道:“皇上,即便有理藩院上书调节,也未必能管用啊。如今噶尔丹已经兼并了十几个蒙古草原部落,他的势力如日中天,恐怕不会轻易听从调解。”
话音未落,科尔沁王便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喀尔喀土谢图汗,你们的部落遇到困难,我等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诸位,你们说是不是?”
“没错!”翁牛特图汗也点头表示赞同,“唇亡齿寒,我等皆是蒙古诸部,理应相互扶持。喀尔喀土谢图汗,你尽管放心,若噶尔丹来犯,我等必定举兵相助!”
“好!”康熙兴奋地一拍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既然大家都如此齐心,朕自然也会亲自处理此事。朕立刻给噶尔丹写一封书信,严厉警告他不得再如此放肆!”
然而,就在这时,喀尔喀土谢图汗突然插话道:“皇上,微臣有一事禀报。据微臣所知,噶尔丹不仅与俄国人勾结,还从他们手中购买了一百把火器鸟铳!”
康熙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早就听闻过噶尔丹与俄国人的往来,但没想到他们竟然已经开始交易武器了。
这无疑给边境的局势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康熙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朕……朕知道了。”
北境的事情,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压力,并非轻易能够解决。
而且,南方的雨季即将来临,朝廷的银子本来就十分紧张,根本无法抽出多余的资金来应对噶尔丹的问题。
想要平定噶尔丹的叛乱,可谓是难上加难。
无奈之下,康熙只能暂时忍耐。
就在他思考着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时,侍卫前来禀报:“皇上,理藩院尚书阿喇尼求见。”
康熙心中一动,不禁疑惑道:“阿喇尼?他来此所为何事?”
虽然召见蒙古诸部落是阿喇尼的职责所在,但此次康熙并未让他前来古北口,而是命他在京城负责处理朝鲜和琉球国的事务。
略作思索后,康熙决定还是召见阿喇尼,看看他究竟有何事要禀报。
于是,他下令道:“传!”
阿喇尼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大帐,目光扫过一圈后,他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众多蒙古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