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的恐惧和疑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兴奋和对神迹的敬畏。
将士们看向站在旗舰船头的彭春,眼神中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在他们看来,这位统帅不仅有勇有谋,更能洞察天意,与神明沟通。
然而,上天似乎觉得这样的“好兆头”还不够。
当船队行至一处开阔的河岸时,正值午后,士兵们腹中饥饿,而连日的风雨耽搁,军中的肉食已经匮乏。
就在这时,岸边的山林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紧接着,一幅令人终身难忘的景象出现了。
数以万计的梅花鹿和麋鹿,仿佛受到了什么惊吓,从山林中狂奔而出,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兽潮,向着江边涌来。
霎时间,军中一片欢腾,欢呼之声,震天动地,盖过了风声与水声。
“鹿群!是鹿群啊!”
“快看!数不清的鹿!”
这简直是上天赐下的粮草!
彭春当机立断,下令:“骑兵登岸驰射!步兵结阵挺击!水军驾船筏于江中拦截!”
命令一下,整个军队都动了起来。
索伦和达斡尔的骑兵率先跃上河岸,他们兴奋地怪叫着,张弓搭箭,如风驰电掣般冲入鹿群。
箭矢所到之处,不断有肥硕的鹿应声倒下。
岸边的步兵,包括林兴珠率领的藤牌兵,也立刻结成阵势,用长矛和腰刀对慌不择路的鹿群进行围堵和刺杀。
群鹿彻底乱了阵脚,它们被喊杀声和弓箭吓得魂飞魄散,只知道一股脑儿地往前冲。
前方的道路被清军堵死,它们慌不择路之下,竟纷纷“扑通、扑通”地跳入了黑龙江中,试图游到对岸去。
这正中水师下怀。
萨布素指挥着小船和竹筏,在江面上形成了一道拦截网。
士兵们用长矛、渔网,甚至直接跳入浅水区,将这些自投罗网的“活肉”一一捕获。
江面上水花四溅,人喊鹿鸣,一派繁忙而又喜庆的景象。
这一场意外的围猎,一直持续到黄昏。
清点战果,截获的鹿足有五千余头!
当夜,江岸边燃起了成百上千堆篝火。
每一堆篝火上都烤着滋滋冒油的鹿肉,浓郁的肉香飘散在整个营地。
士兵们围着篝火,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放声高歌。
连日的阴霾、恐惧、疲惫和饥饿,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拿起一条烤熟的鹿腿,大口的咬了一块,哈哈大笑:“先有神风相助,后有万鹿献食。大将军,好兆头,好兆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