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追问道:“瑷珲城怎么样?”
瑷珲,这个地方早在努尔哈赤征战时,就已经城池损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明珠犹豫了一下,回答道:“瑷珲……想要重修瑷珲城,所需的银两等物资……”
康熙面带微笑,豪爽地大手一挥,高声说道:
“如今台湾已经成功收复,这可是我大清国的一件大喜事啊!朝廷的钱财自然要用到刀刃上,一部分用于修建河堤,以保百姓免受洪水之苦;一部分用来赈济灾民,让那些受灾的子民们能够度过难关。至于剩下的钱财嘛,就拿出一千万两白银来,重新修建瑷珲城,并将其改名为黑龙江城!”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赞扬之声:“皇上圣明!”大臣们纷纷对康熙的决策表示赞赏和钦佩。
的确,如今的康熙已经无需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地使用钱财了。
毕竟,三藩之乱早已平定,台湾也已顺利收复。
大清国现在可谓是财大气粗,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各种重要的建设和发展。
就在当天,康熙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圣旨,对永戍黑龙江的事宜做出了重要的安置。
这道圣旨不仅体现了康熙对边疆地区的重视,更显示出他作为一国之君的果断和决心。
其一:朝廷下拨巨额款项,高达一千万之多,这笔资金将专门用于黑龙江城的修筑工程。
这一举措显示出朝廷对加强黑龙江地区防御的高度重视,不惜耗费巨资来确保城池的坚固和完善。
其二:不仅如此,朝廷还下令从江西、湖南等地调拨攻打吴三桂时所使用的火炮、战舰等重要军事装备,将它们调运至斥堠于呼玛尔。
这些火炮和战舰无疑将大大增强黑龙江地区的军事力量,为抵御外敌提供有力保障。
其三:康熙皇帝任命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并调任宁古塔、吉林乌拉的水师官兵共计一千五百名。
这支部队将通过水陆并进的方式,迅速抵达黑龙江,并负责驻防该地区。
萨布素作为经验丰富的将领,被委以重任,显示出朝廷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其四:同时,康熙皇帝还下令设立左右副都统、协领、佐领等职位,以加强黑龙江地区的军事管理和指挥体系。
这些职位的设立将有助于提高军队的组织效率和作战能力。
其五:为了充实黑龙江地区的人口,朝廷决定从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地调集大量百姓迁徙到黑龙江戍边。
这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劳动力,还能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力量。
然而,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变动。
其六:待黑龙江城修筑完成后,所属官兵的家眷等也将一同搬迁至黑龙江,参与屯田工作。
这不仅可以解决官兵们的后顾之忧,还能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实现自给自足。
其七:此外,京城还将派遣一千名军卒前往黑龙江,协助修筑城池。
这些军卒将与当地军民共同努力,确保城池的建设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这道圣旨所涵盖的各项措施,皆围绕着“戍边”这一核心政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