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轩一边听着,一边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待李光地说完,刘国轩转头看向冯锡范,只见冯锡范也在不住地点头,显然对李光地的计策十分赞同。
“好!李先生果然大才,现在就依计行事。”刘国轩高声说道。
紧接着,刘国轩下达命令:“传令,让他们进来!”
门外的侍卫听到命令,迅速走进书房,对着刘国轩躬身施礼,然后点头示意。
随着侍卫的动作,一众武将鱼贯而入,进入了刘国轩的书房。
“诸位,我等为延平王效力三十余年,如今台湾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大家也都是从澎湖而来的将领,也都看到大清的战船火炮,我等是万万不能与之一战的。”
刘国轩说完,只见众人默默的点头,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与大清为敌,就是死路一条。
“诸位,这位是大清的内阁大学士李光地,也是我们福建人。”
李光地站起身来,冲着众人拱手作揖说道:
“诸位老乡,你们岁数年长,都是我的哥哥。此番前来,奉大清康熙皇帝圣旨,一来劝大家识时务归顺大清,好早回家乡,面见父老。二者,只要投降大清,当官的升官、不想当官的拿一笔银子回家种田养老。三者,想留在台湾就留在台湾,想回福建者,就可以到总督设置的会馆中登基,朝廷给发放田地、银两、耕牛种子等等,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众人一听,个个兴奋起来了。
原本澎湖战败之后,台湾的将领们都嘲讽他们,说他们败军之将,没有说话的份。
没想到朝廷能这么优待!
不过他们可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刘国轩见状,微微笑道:“诸位兄弟,郑氏已经兵败,绝无东山再起的可能,如今我劝大家识时务,归降大清,为自己和家人寻找一条出路。”
“好!我支持武平侯!投降大清!”只见那大胡子将领满脸笑容,声音洪亮地喊道。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个瘦小的将军紧接着附和道:“我也支持武平侯,我也投降!”
这一呼一应,仿佛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两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原本安静的场面变得有些躁动起来。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打破沉默,开口说道:“我等愿意投降。”
这句话像是点燃了一根导火索,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好!既然大家都愿意投降,那唯有冯锡范不想投降。”刘国轩环顾四周,见众人都已表态,便接着说道,“为今之计,你们明日一早,跟我一同入延平王府,力劝冯锡范和延平王投降。”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众人听后,齐声应道:“遵命!”
李光地微笑着点头,随后冲着大家一笑:“今晚,还有件重要的事情,托大家一定要.......”
次日,台湾延平王府内。
郑克爽坐在王座上。
冯锡范满脸愁容,叹息一声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