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光地仍然不解,施琅继续说道:“实话跟你说吧,我军虽然伤亡并不多,但战船损耗巨大,需要多日的修复,虽然三个时辰便可以抵达台湾岛,但去了之后,恐怕将郑氏逼上绝路。兵法云,无退路之兵不可攻!”
“您是说......”
“不错,若此时攻上台湾,我军必伤亡惨重啊......”
“嗯!我明白了!”李光地郑重的点了点头。
施琅做出了最佳的选择,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最好的兵法权谋。
施琅对台湾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若不答应施琅提出的条件,就对台湾用兵。
若答应了,无论军民百姓、还是朝廷皇上,皆大欢喜。
当日施琅写下奏折,汇报给姚启圣和朝廷。
京城。
“臣因船只被炮击坏,故暂在整茸,未得胜捣剿,若船只修备,风信稍利,残孽若不从臣之议,即都师进发,净尽根株,以慰宸衷”。
康熙一边念着施琅的奏折,一边思考。
“施琅变了啊。”康熙感慨地说道,他的目光落在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高士奇站在一旁,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他轻声附和道:“皇上,施琅表面上是婉拒姚启圣督促出兵,但实际上,他已经将台湾郑氏放在火架子上烤了。”
康熙转头看向高士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笑容:“你说的没错!施琅如此对待台湾的使臣,就是要证明,台湾已经是我手中的肉了,他们不想吐,也得吐出来。”
高士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是啊!对待冯锡范和刘国轩这样的人,确实得用些手腕才行。”
“手腕?”康熙的兴趣被挑起,他转头看向高士奇,追问道:“你是说……施琅对他们用了手腕?”
高士奇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康熙的问题,而是卖了个关子,笑而不语。
康熙见状,心中更加好奇,他突然呵呵笑道:“真有他的!和谈之事,剃发、登陆、称臣、入京面圣,一样都不准少!”
澎湖娘妈宫。
“刘志明,你是刘国轩的堂侄?”施琅满脸好奇地问道。
“回禀提督大人,正是如此,刘国轩乃是我的堂叔。”刘志明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施琅微微一笑,随即大手一挥,高声喊道:“来人呐,给刘公子看座!”
话音未落,只见几名官兵迅速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了刘志明身后。
“多谢提督大人!”刘志明连忙道谢,然后小心翼翼地坐在了椅子上。
施琅看着刘志明,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刘志明啊……其实我与你堂叔刘国轩之间并无深仇大恨。想当年,我也曾是郑成功帐下的一员猛将,与他的关系可谓是相当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