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流言蜚语开始传播之后,冯锡范便开始大肆抓人、杀人。
无论是在茶馆里议论这件事的百姓,还是茶馆的老板,甚至是当天去过茶馆的所有人,都被他无情地处以斩首之刑,并将他们的首级悬挂在城门口示众。
其实,如果冯锡范对这些流言置之不理,那么这顶多也就是个普通的谣言罢了。
然而,他却采取了如此极端的手段,不仅杀了这么多人,还引发了更多的流言蜚语。
人们纷纷传言说,冯锡范之所以杀人灭口,是因为这些人知道他一些不为人知的私密之事。
这下子,冯锡范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而这件事最终还是传到了郑克爽的耳朵里,他的心中自然是极其难受的。
于是,当他接见使臣黄朝的时候,便想要趁机试探一下,看看自己的权力是否还在,冯锡范是否还会听从自己的命令。
郑克爽首先让黄朝向姚启圣问好,这也是出自于礼节。
然而,冯锡范见状更加气愤了,他气鼓鼓地坐在一旁,双眼恶狠狠地瞪着黄朝,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面对冯锡范的愤怒,郑克爽却不以为意,他继续不紧不慢地对黄朝说道:“敢问特使,你从大陆千里迢迢赶来,不知所为何事啊?”
“哦.....延平王,自古台湾与大陆就是一家,无论是唐宋,还是元明,均是我中华大地,同气连枝!而您祖父亦是我福建之人呐!”黄朝拱手说道。
郑克爽缓缓点头,他虽然生于台湾,从未踏足过大陆,但对于历史的了解却并不少。
毕竟,他的祖父郑成功可是名震天下的抗清大英雄!
“你所言甚是,我祖父当年在大陆,的确堪称一方诸侯。”提及郑成功,郑克爽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誉之情,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黄朝闻言,亦不禁感叹道:“何止是一方诸侯啊,更是大明皇帝赐姓朱的国姓爷啊!”
想当年,他黄朝也曾是郑成功麾下的一员部将,对这段历史自然是耳熟能详。
郑克爽微笑着伸出手,示意黄朝继续说下去。
黄朝见状,赶忙作揖,然后直言不讳地说道:
“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而郑氏一族在台湾苦心经营二十一年,对台湾可谓有大恩大德。
如今我大清正值太平盛世,国力强盛,还望延平王能够审时度势,归顺我大清,如此一来,既可保台湾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又可使延平王名垂青史,实乃一举两得之举啊。
若执意与大清为敌,一旦战事爆发,必将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绝非我等所愿看到的局面。”
“呸!”闻听此言,冯锡范拍案而起:“黄朝,大清又如何?即便掌控中原大地,坐拥人口千万,不照样是我冯锡范的手下败将吗?哈哈哈.....”
黄朝站起身来说道:“延平王,我们在谈论国家之事,岂有老丈人说话之理?”
“你!”冯锡范再次暴怒:“黄朝老儿,当年在福建时,我就应该把你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