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朝廷特别下令让巴海设立一个水师营,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范松花江一带的盗匪。
最初,这个水师营规模较小,仅有二百多人,主要负责在当地驻守,以维护治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发生了变化。
罗刹国(即俄罗斯)不断侵扰我国东北边境,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面对这一情况,康熙皇帝果断下令,要求巴海进一步扩大水师规模,并增加战船数量。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水师营的规模得到了显着扩充,不仅覆盖了松花江地区,还延伸到了黑龙江等地。
这些水师部队统一归巴海管辖,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
为了更好地抵御罗刹国的袭扰,康熙皇帝再次下旨,命令宁古塔将军巴海负责筹建水师,并对现有的战船进行重修。
宁古塔这个地方,由于是全国流放犯人的集中地,汇聚了众多能工巧匠。
此外,还有来自直隶等各省的一千多户老百姓流落至此,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技艺和文化,使得当地逐渐变得繁荣起来。
巴海招募了一千名精壮之士组成水师,并精心打造了四十艘战船。
这些战船皆为双帆楼橹,与直隶天津水师的战船颇为相似。
此外,还有数十艘江船,每日都在江上进行紧张的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水师在过去几年里与罗刹国频繁交锋,战绩斐然,胜多负少。
这让康熙对水师的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他投入水师力量的决心。
于是,康熙不仅给他们配备了平定三藩时剩余的火炮、鸟铳等火器,还不断加强对水师的训练和装备更新。
在康熙十七年的时候,黑龙江水师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成功地围困了一支由六十多名罗刹国人组成的队伍,并击沉了他们的战船。
罗刹人在战斗中伤亡惨重,大多数人都掉进江里淹死,只有寥寥数人侥幸逃脱。
“如今朝廷被福建水师所困,实在无暇顾及罗刹国侵扰我大清领土之事。不过,朕的提前布局总算没有白费,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康熙一边摸着下巴上稀疏的胡须,一边感慨地说道。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康熙便早早地起床,带着一众随从匆匆赶往松花江。
他心中挂念着黑龙江水师的情况,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看看这支英勇的队伍。
松花江畔,一千多名水师,齐齐向康熙叩头,高呼万岁。
康熙面带微笑:“诸位平身。”
随后,康熙登上战舰,感慨吉林水师的雄壮,以及战船的威武。
检阅水师结束,康熙感慨万千,与纳兰性德比起诗文来了。
康熙当场作诗《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
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花叠锦绣縠明,
彩帆画鹢随风轻。
箫韶小奏中流鸣,
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