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们紧急会诊后,得出的结论令人忧心忡忡——郑经的病症繁多且相互交织,治愈的难度极大。
消息传来,郑克臧心急如焚,他立刻抛下一切事务,马不停蹄地赶往东宁北园别馆。
一到那里,他便日夜守在父亲床前,悉心照料。
据史书记载,郑克臧对父亲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
他整日整夜地守候在郑经身旁,甚至连衣服都来不及脱下,亲自监督熬药的过程,确保每一味药材都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待到药熬好后,他又亲自端到父亲床前,小心翼翼地喂他喝下。
不仅如此,郑克臧还亲自为父亲喂饭,一勺一勺地将食物送入郑经口中,生怕他饿着。
然而,郑经对自己的病情心知肚明,他深知这是一种绝症,根本就没有治愈的可能。
尽管他一直抱有一丝希望,但当太医再次诊断后,那几乎是给他的死刑判决书,彻底宣告了他的死期将至。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郑经感到一阵恐慌。
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必须尽快做出安排。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发出诏令,召集在澎湖的刘国轩、台北的冯锡范、郑克臧、陈永华,以及他的兄弟们郑聪、郑明、郑智、郑柔等人前来东宁北园别馆。
众人收到消息后,都深知事情的紧急性,纷纷放下手头的事务,马不停蹄地赶来。
一时间,北园别馆内气氛凝重,众人都心怀忐忑,不知道郑经召见他们所为何事。
郑经首先单独召见了郑克臧。
当郑克臧走进房间,看到父亲那憔悴的面容时,心中一阵酸楚,他立刻跪地痛哭起来:“父王……”
郑经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忧。
他轻轻地抚摸着郑克臧的脑袋,安慰道:“臧儿,不要伤心,为父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恐怕无法再陪伴你了。我要追随你爷爷而去了……”
郑克臧哭得更加伤心,他紧紧抓住父亲的手,不愿松开。
郑经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臧儿,你是我们郑家的希望,你要继承祖父和父亲的遗志,誓要光复大明,夺回中原。这是我们郑家世世代代的心愿,你一定要牢记在心。”
“儿臣谨记父王教诲。”郑克臧一边哭泣着,一边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谨遵父亲的教导。
郑经轻咳了两声,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接着说道:
“你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而且为人正直无私,一心想要做好事,当好王,掌控好台湾这片土地。但是,你要知道,想要达成这些目标,就必须要精明干练,绝对不能让你的属下们贪污腐败,更不能得罪民心啊。”
“儿臣明白了。”郑克臧连忙应道。
郑经苦笑了一下,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