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闻言,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光地,缓缓说道:“李光地啊,你这心里头的小九九,我又岂能不知呢?”
太监来问自己两次,这明珠也亲自来问了。
所谓三顾茅庐不过如此,虽然康熙没有亲自登门而已。
不过,李光地并未慌乱,他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时机已然成熟。
于是,他从书桌上拿起一道早已拟好的奏折,递给了明珠,沉声道:“不瞒明相,这道奏折,下官已经拟好十天了,本想明日便呈交给皇上,由皇上定夺。”
明珠接过奏折,打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个人的名字,不禁失声叫道:“妈呀……果然是他!”
“怎么?明相也推荐此人?”李光地满脸狐疑地看着明珠,似乎对他的推荐感到有些意外。
明珠见状,微微一笑,缓缓地摇了摇头,解释道:“老夫来之前,皇上曾与我谈及此事,他猜测你所推荐之人必定是他。”
李光地闻言,心中猛地一震,不禁对康熙的洞察力感到惊叹。
他迅速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将目光投向明珠,两人对视一眼,突然间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次日清晨,太和殿。
康熙早早地便来到了殿上,他的心情有些急切,因为他实在是难以入眠,一心只想知道李光地究竟会推荐谁来担任福建水师提督这个重要职务。
文武重臣们按照品级依次进入大殿,向康熙跪拜行礼。
待礼毕之后,康熙环视了一下众臣,然后开门见山地问道:“诸位爱卿,关于福建水师提督一职,大家可有什么想法?究竟谁来担任此职更为合适呢?”
其实,在场的大臣们都心知肚明,这福建水师提督一职已经空缺了整整一个月之久。
自从原水师提督阿桑在战场上失利之后,康熙便下令将满洲水师八旗全部撤出福建,交由姚启圣一人全权管理。
然而姚启圣虽然有当官的才能,但却并非一名优秀的海上战将,因此福建水师提督这一职位,仍然需要尽快确定人选。
就在这时,明珠率先站出来说道:“臣举荐施琅,担任大清福建水师提督。”
他的这句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在场的文武大臣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议论起来。
“施琅?他?一个闲散多年的投降派而已,怎么能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呢?”有人质疑道。
“是啊,施琅在康熙二年和康熙三年,连续两年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可结果呢?他不仅吃了败仗,还损兵折将,朝廷就是因为不相信他这个投降的将领,才罢了他的官啊。”
对于施琅,大多数朝臣们还是比较了解的。
他们都知道,自从顺治十八年施琅投降大清以来,就一直住在京城西边的一个小宅院。
而康熙三年之后,施琅更是被罢免了福建水师提督的职务,从此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闲散官员,无所事事。
因此,他每日待在家中,甚至一连几年都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