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康熙正史 > 第966章 清算三藩之乱,陈圆圆墓地。

第966章 清算三藩之乱,陈圆圆墓地。(1 / 2)

然而,平南王尚之信的后果却更为凄惨。

在康熙十九年三月,尚之信终于出兵西征,进入广西境内。

就在这个时候,尚之信的藩府护卫和官员们纷纷入京,向康熙呈递状纸,控告尚之信的种种罪行。

他们详细地揭露了尚之信的“跋扈怨望,弗顾剿贼,糜兵饷,擅杀人诸状”等一系列罪状。

康熙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即命令刑部派遣官员前往广东,对尚之信的罪行展开秘密调查。

刑部到了广州,平南王尚可喜的妃子上书:“逆子尚之信怙恶不悛,酗酒肆暴,杀害良善,凌虐官吏,甚至奉命出师,顿兵不进,私回东省,迟误军机,不臣之心久萌,谋逆之变可虑,恐祸延宗祀,不禁饮泣寒心,密令都统王国栋等选员擒之,请旨正法!”

不仅如此,广东都统王国栋、两广总督金光祖、广东巡抚金佛一同上书,揭发尚之信的罪行。

这些官员们详细列举了尚之信的种种恶行,包括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结党营私等等,证据确凿,令人震惊。

十九年八月,康熙皇帝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立即下旨将尚之信逮捕,押回广州,并将其拘禁起来。

尚之信被抓后,他的党羽们也纷纷落网,其中包括尚之节、尚之璜、尚之瑛等人。

这些人被革去副都统的职务,与李天植等人一同被判处死刑,立即处斩。

三藩之乱结束后,尚之信被押解到京城,接受最终的审判。

康熙皇帝对他的罪行深恶痛绝,决定对他施以极刑——凌迟处死。

这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旨在让罪犯承受最大的痛苦,以儆效尤。

然而,尚氏家族并没有因为尚之信的罪行而遭到灭族。

这主要是因为尚可喜一生对清朝忠心耿耿,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康熙皇帝念及尚可喜的功绩,决定对其家族网开一面,仅将尚之信处死,而其他家族成员则得以保全。

康熙皇帝晋封尚之信的次子尚之孝承袭爵位,第七子尚之隆则获赐田宅,并官至领侍卫内大臣,使得尚氏家族在清朝继续保持着显赫的地位。

至于尚可喜生前交代不准入土,要葬在辽东的遗愿,康熙皇帝也予以了特准。

当清军入城时,他们打开了尚可喜的棺椁,检查其埋葬规制。

令人惊讶的是,尚可喜的葬礼完全符合大清规定,没有丝毫超越规制的迹象。

这让康熙皇帝对尚可喜的忠诚更加深信不疑,于是不仅特准许他埋葬在辽东,还赐予他谥号,追封他为太子太保等头衔。

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在朝堂之上对诸位大臣们说道:“尚可喜的功绩可谓是盖过了整个天下,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他对国家忠心耿耿,日夜操劳,没有片刻的安宁。”

这番话语将尚可喜定位为一个“人尽如王,天下安得有事”的楷模。

为了进一步塑造尚可喜的忠臣形象,康熙皇帝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他赐予尚可喜一个“敬”字作为谥号,这是对他一生功绩和品德的高度评价。

其次,康熙皇帝下令将尚可喜的遗体归葬于他的故乡,让他能够叶落归根。同时,康熙还专门派遣人员守护尚可喜的陵墓,以表达对他的敬重之情。

此外,康熙皇帝对尚可喜的家族也给予了丰厚的赏赐,不仅赐予他们大量的财物和土地,还让他们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最后,康熙皇帝还亲自指定了几位近臣为尚可喜撰写墓志铭,以铭记他的功绩和品德。

相比之下,王辅臣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就已经意识到康熙皇帝必定会对他进行清算。

尤其是在耿精忠和尚之信被处死之后,王辅臣更加确信自己难逃一死。

当昆明城被攻破时,王辅臣正在军营之中。

他想起了康熙皇帝曾经赐予他的那把豹尾枪,于是决定用这把枪结束自己的生命。

最终,王辅臣在军营中用那把豹尾枪自杀身亡。

康熙皇帝得知王辅臣的死讯后,沉默了许久。

他并没有像对待其他叛乱者那样对王辅臣的家人进行株连,仅仅是将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革职而已。

众人对于王辅臣的死讯感到震惊,同时也对陈圆圆的下落充满了好奇。

那么,陈圆圆究竟去了哪里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八九十年代,贵州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突然声名大噪,这个小山村名为马家寨。

它坐落在武陵山与苗岭余脉交错的地方,四周山峦起伏、河流交错,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马家寨的布局十分独特,整个村寨依照“九宫八卦阵”的原理设计,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形成了一种易守难攻的格局。

这里的地形复杂,山高林密,使得外界很难轻易进入。

值得一提的是,马家寨所在的地区是苗侗聚居区,汉族村落非常罕见。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马家寨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村寨。

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姓吴,没有一个人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