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见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对索额图和明珠的慷慨之举表示赞赏,并点头说道:“如此甚好!那你们的马,就负责将工部本月生产的一百门火炮运到前线吧。”
原来,南怀仁近期又对火炮进行了改良,这次的火炮堪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筒炮。
康熙亲自为其命名为“神功军炮”,这种火炮专门用于攻打远距离的城池,威力巨大,而且装炮弹的方式也非常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这门大炮的重量仅有八百多斤,三四个成年男子便可以轻松地将其抬着行走,这正符合云贵川湘等地的复杂地形。
明珠和索额图捐马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朝廷。
文武重臣们听闻后,纷纷上书,表示愿意效仿二人,将自己家中的马匹以及可以护送物资马匹的家奴都捐献出来,以支援前线的战事。
仅仅一日之间,京城之中就有两千匹骏马捐出,运送到前线时,还带上了不少的物资。
时光荏苒,转眼便到了康熙十七年四月底,此时的朝廷已经对岳州、长沙等地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严密的合围圈,就如同一张天罗地网,将吴三桂的势力紧紧笼罩其中。
在吴三桂的阵营里,原本平静的湖面被这突如其来的局势搅动得波涛汹涌。
其中,方光琛所支持的吴应麒,在历经一番波折后,终于被吴三桂任命为防守岳州城的总督。
这本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吴应麒的内心却并不像表面那样平静。
他深知,自从刘玄初离世后,吴三桂似乎也逐渐从迷茫中清醒过来。
而他与方光琛之间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曾经的亲密无间,如今已渐渐被疏远所取代。
吴应麒暗自思忖着,如今方光琛已失去了吴三桂的信任,如果自己还继续与他保持联系,恐怕会引起吴三桂的反感。
为了重新赢得吴三桂的欢心,吴应麒决定采取一些行动。
于是,在各种场合中,吴应麒开始频繁地提及方光琛的不是。
他添油加醋地描述着方光琛的种种行为,试图让吴三桂相信方光琛并非善类。
而本来就对方光琛心存疑虑的吴三桂,在听到儿子如此说后,心中的怀疑愈发加深。
他开始觉得,方光琛排挤刘玄初或许并非空穴来风,这个人的动机恐怕并不单纯。
就这样,在吴应麒的推波助澜下,方光琛在吴三桂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成为了一个居心叵测的小人。
于是乎,他当机立断,将方光琛任命为云南巡抚,并命令其即刻返回云南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