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越是这么说,图海越是好奇,于是他呵呵笑着说道:“先生莫要客气,您在此避难,不如来我军营,今日宴请先生,咱们边喝边聊如何?”
“呃......若不是战乱,今年的科举亦有我周昌一份,如今我在此地一边读书、一边躲避战乱......”
看到周昌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太情愿。
图海又是呵呵一笑:“周先生,您也是个举人,将来还是要考进士入仕的,今日便有先入仕的好机会,何不随我前往军营,开创一番事业军功,提前为国家效力呢?”
周昌此时有些诧异,他似乎从未想过,图海居然会这么说。
图海接着说道:“您可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啊,如今这天下正值动荡不安之际,您理应放下书本,投身于朝廷,为国家尽一份心力才对啊!”
周昌听后,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图海,说道:
“大人的一番好意,周某心领了。只是这科举之路,乃是我多年以来的心愿和追求,若要我就此放弃,实在是让我难以做出这个决定啊。”
图海见状,微微一笑,说道:“先生莫要着急,此事不必急于一时。今日就烦请先生移步前往我军大营,咱们一同把酒言欢,共叙一番。还望先生不要推辞哦!”
图海其实已经是第三次邀请周昌了,这周昌心里也明白,若是再继续拒绝,恐怕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于是,他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应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图海将军了!”
就这样,周昌随着图海一行人一同前往军营。没过多久,他们便抵达了目的地。
一到军营,图海立刻吩咐手下人备好酒宴,准备与周昌开怀畅饮。
二人皆是儒生,因此这共同的话题非常多。
从孔孟之道,再到程颐理学。
从秦汉兴亡,再到明亡清兴。
从李白杜甫,再到李煜关汉卿。
从朱元璋反元,再到吴三桂反清。
二人无话不谈,无话不说。
“吴三桂虽说有二十万大军,但已然错失良机,必败无疑!”周昌一脸自信地说道,仿佛他已经看到了吴三桂的败局。
图海闻言,不禁来了兴致,他好奇地问道:“哦?敢问吴三桂为何必败?”
周昌微微一笑,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