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状况,图海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在雪地中高声呼喊,试图鼓舞士气:
“诸位兄弟,前方一百里处,有一个名叫土河的村庄。那个村子里藏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只要我们能到达那里,你们看到什么都可以随意拿走!”
话音刚落,一个彪形大汉站出来问道:“大将军,如果村民不肯给我们财宝,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图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回答道:“问得好!那你们手中的大刀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大汉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那寒光闪闪的大刀,又抬头看了看图海,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图海见状,冷哼一声,继续说道:“咱们满人在入关之前,每到一个村庄或城镇,都会比试谁能抢到更多的东西,谁能抢到更多的牲口,谁能抢到更多的女人和壮丁。难道不是这样吗?”
众人纷纷颔首,其实大家都明白,这是满人入关前的规矩。
想当年,满人尚未入关之时,常常从喜峰口等地悄然潜入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他们一路上肆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然后满载着掠夺来的战利品,凯旋而归,返回辽东。
这些战利品除了一部分需要上缴给朝廷之外,其余的都被他们据为己有,落入了自己的腰包。
正因如此,当年的满人对战争情有独钟,视打仗为发家致富的最佳途径。
尽管打仗会有伤亡的风险,但相较于可能获得的巨额财富,这点风险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崇祯二年,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如饿虎扑食般从喜峰口破关而入。
这一路,他们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皆化为废墟,无数金银财宝被他们收入囊中,同时还掳走了多达30万的人口和牲口。
而到了崇祯七年,皇太极更是派遣多尔衮等四路大军,如狂风骤雨般从大同、宣化等地破关而入。
据史书记载,他们“只抢掠村庄城镇,不攻城池”。
仅仅一个淳县,就惨遭清军的蹂躏,数千妇女儿童被掳走,财物更是装满了整整五百车!
面对如此残暴的清军,明军却畏缩不前,不敢出城迎战。
待到清军扬长而去之后,县令才敢向朝廷禀报,谎称已成功击退清军。
在其他地方,清军同样展开了一场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行动。
他们肆意践踏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毫不留情地掠夺无数的金银财宝和人口牲口。
这场暴行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崇祯九年,皇太极任命阿济格为主帅,率领三路大军如饿虎扑食般直奔冀北。
他们迅速突破独石口,如入无人之境,然后在延庆会师。
在接下来的七场战斗中,清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不仅取得了胜利,还俘获了大量的人畜,数量多达一万有余。
7月3日,清军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轻易地攻破了居庸关,直取昌平。
面对清军的强大攻势,总兵巢丕昌竟然毫无抵抗之意,直接投降。
清军在占领昌平后,毫不客气地烧毁了明德陵,这座象征着明朝尊严和历史的陵墓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