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抬起头直视着康熙,说道:“回皇上,此人便是驸马吴应熊……”
话音未落,只见康熙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吴应熊?他竟然也参与了朱三太子的造反案?”康熙的声音中充满了惊愕和愤怒。
要知道,朱三太子一案早在正月时就已经结案了,没想到现在又牵扯出了吴应熊这么一个重要人物。
原来,焦三和张阁老这两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肯交代他们所犯下的罪行。
于是,除了那些罪大恶极、必须处死的人之外,这两个人就被关进了刑部的大牢里,由莫洛亲自来审问。
这三个月以来,莫洛可谓是想尽了办法。
他好话歹话都说尽了,甚至连大刑都用上了,但这两个人就是咬紧牙关,一个字都不肯吐露。
眼看着这件事情陷入了僵局,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了。
然而,就在大家都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吴应熊竟然也被关进了刑部的大牢!这个消息对于焦三和张阁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机。
莫洛认为,吴应熊被投入大牢的消息,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他决定抓住这个契机,给焦三和张阁老一些甜头,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开口。
于是,莫洛向二人许下了承诺:只要他们能够如实交代案件的详情,那么他们就可以免受凌迟之苦,改为绞刑。
不仅如此,他们的家产和家人等也都不必被没收充公。
换句话说,只要他们肯招供,那么仅仅是处死他们两个人就可以了。
面对这样的条件,焦三和张阁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
毕竟,相比于凌迟这种残酷的刑罚,绞刑已经算是比较仁慈的了。
而且,能够保住自己的家产和家人,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于是,在莫洛的威逼利诱下,这两个人终于松口,将案件的真相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皇上,据这二人供述,吴应熊在朱三太子案发之前,曾亲自前往朱三太子的巢穴,与他商议谋反之事。
不仅如此,焦三和张阁老也都去过吴应熊的府上,与他共同谋划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更有甚者,朱三太子竟然还将一块前明皇帝的大印赠给了吴应熊,并转交给吴三桂……”
康熙听到此处,心中一阵悲凉,他缓缓地闭上了双眼,深深地叹了口气,喃喃道:“哎……吴应熊啊吴应熊,朕对你如此器重,你却如此辜负朕的信任!”
这时,一旁的高士奇见康熙面露难色,连忙跪地奏道:“皇上,吴应熊虽然贵为驸马,但他父亲吴三桂谋反,他自己也参与其中,此等逆臣贼子,理应诛杀,以谢天下!”
陈廷敬见状,也赶忙站出来附和道:“臣附议!吴应熊一死,平定吴三桂之乱,必定指日可待。”
熊赐履也随声应和:“皇上,臣也附议。吴应熊的死讯一旦传到吴三桂那里,恐怕他也会因此而军心大乱,无心恋战了吧。”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人议论纷纷,嘈杂之声不绝于耳,其中尤以“诛杀吴应熊”的呼声最为响亮。
然而,坐在龙椅上的康熙却缓缓地摇了摇头,面露难色。
毕竟,吴应熊乃是他的姑父,这一层关系让康熙实在难以狠下心来将其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