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斟酌,他们最终决定借助山上的慧聪和尚之力,采用蜡丸封信的巧妙方法,通过渔船将消息送出福建。
当蜡丸顺利抵达浙江境内后,负责携带蜡丸的慧聪和尚跨上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径直奔向京城。
话分两头,在说完耿精忠之后,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重要人物——尚可喜。
自从钦差梁清标携带着康熙皇帝的圣旨抵达广州城后,他就一直未能得到尚可喜的召见。
这其中的缘由,其实并不难理解。
尚可喜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担心一旦梁清标宣读了圣旨,自己将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无论是选择搬迁还是不搬迁,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而在驿馆内,尚可喜的谋士金光与梁清标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谈。
通过这次交流,梁清标心中已然有了定数。
他明白,既然尚可喜不愿召见自己,那他只需耐心等待即可。
然而,就在此时,吴三桂反叛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广州城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犹豫不决的尚可喜终于有了底气。
于是,他决定召见梁清标。
接到召见令的梁清标表现得异常坦然,他毫不犹豫地欣然前往王府。
然而,当他踏入王府大门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瞠目结舌。
只见王府内四处都是手持利刃的侍卫,戒备森严,如临大敌。
而在议政殿外,一口巨大的油锅正被熊熊烈火灼烧着,热气翻腾,仿佛要将人吞噬。
梁清标踏入尚可喜的议政殿,一股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
他心头一紧,暗自思忖:“这分明就是一场鸿门宴啊!”
他深知一旦自己将皇上的旨意宣读出来,恐怕立刻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然而,梁清标毕竟不是普通人。
他曾担任过兵部尚书一职,不仅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而且一身文采也绝非浪得虚名。
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他并未表现出丝毫的畏惧。
进入议政殿后,梁清标只觉得身后一阵发麻,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着他。
他环顾四周,果然看到殿内各处都埋伏着刀斧手,他们一个个手持利刃,虎视眈眈。
这藩府之内,甲兵林立,如临大敌,显然是对他的到来充满了戒备。
梁清标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然后高声说道:“下官梁清标,奉皇上之命,特来广州面见平南王。”
他双手作揖,向尚可喜施礼,动作不卑不亢,显得十分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