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此处,刘琨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大印,对于饱读诗书、秀才出身的刘琨而言,又怎能不知其分量之重?
纵观历史长河,天下间唯有薛仁贵和岳飞,曾使用过如此规格的大印。
而这两位英雄豪杰,一个将北方的胡人驱逐出境,另一个则率军奋勇抗击北方的金国女真人。
然而,如今吴三桂竟然也手握此等大印,其意图昭然若揭——无非是妄图效仿前人,将女真后裔满人逐出中原大地!
刘琨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面色凝重地叮嘱毕大同一番,严令其不得随意泄露半句口风。
待毕大同离去之后,刘琨方才长舒一口气,但此刻的他却毫无睡意。
尽管夜已深沉,他却早已酒醒,脑海中不断回忆着毕大同刚才所言的每一句话。
细细思量之下,刘琨愈发觉得事情紧迫。
且不说那吴三桂本就拥兵自重,如今更是掌控了云南和贵州两地,势力日益膨胀。
种种迹象表明,毕大同所言不虚,吴三桂显然已有反叛之心。
就这样,刘琨独自一人在书房中苦思冥想了整整半宿,终于灵光一闪,想出了应对之策……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整个昆明城都被笼罩在一层厚重的黑暗之中。
然而,刘昆却早已悄然起身,迅速地换上了一身朴素的便装。
他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像一只敏捷的猫一样,悄悄地溜出了家门。
夜色深沉,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微弱的月光下投下阴森的影子。
刘昆小心翼翼地走着,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他终于来到了巡抚衙门。
这座威严的建筑此刻也沉浸在梦乡之中,只有门口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
刘昆并没有走向那气势恢宏的正门,而是绕到了巡抚衙门送菜的偏门处。
他轻轻地抬起手,有节奏地敲起了门:“砰砰砰……砰砰砰……”敲门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看门的伙计原本正趴在门前的小房间里酣睡,突然被这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极不情愿地从床上坐了起来,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嘟囔道:“谁啊……大半夜的扰人清梦!”
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送猪肉的……”
一听到“送猪肉的”四个字,这小伙计的睡意瞬间消散了几分。
小伙计不敢怠慢,立刻趿拉上鞋子,快步走到门边,打开了小门。
门刚一打开,刘昆就如一道闪电般闪身而入。
小伙计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眼前一花,刘昆已经不见了踪影。
他连忙追上去喊道:“刘大人……巡抚大人还在睡觉呢。”
刘昆头也不回地说道:“无妨……你赶紧叫下人去把巡抚大人叫醒,就说我有要事相商,我先在他的书房等着。”
说完,他脚下生风,直奔巡抚大人的书房而去。
原来这伙计,是朱国治亲自从家乡带过来的心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