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皇上,微臣认为,如果吴三桂并非诚心诚意想要拔营起寨,哪怕我们给予他再多的财物和物资支持,恐怕最终也难以达成所愿。
反之,倘若他确实下定决心要离开当前驻地,那么对于朝廷来说,完全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满足他的需求。
以那八十多万两银子为例,咱们大可先行支付给他十万两作为启动资金。
而后,每当他率领军队经过一个省份时,便从当地再调拨十万两给他。
如此这般操作,直到他顺利抵达山海关为止;又或者规定一个时间期限,比如两年之后,一次性将剩余款项全部结清。”
高士奇话音刚落,康熙帝的双眸之中忽然闪过一丝亮光,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之光一般。
紧接着,只听康熙帝兴奋地说道:“对啊……爱卿所言甚是有理!除了银两和粮草等关键物资需要按照此方案执行外,其余方面的要求,朕皆可应允!”
“那自然是如此,只要吴三桂愿意率领军队拔营起寨,等到他们抵达辽东并安置妥当以后,即便我们不给予那些银两,他们也是无可奈何的。
换句话说,一旦吴三桂向北迁移,那么他就必须听从朝廷的命令和调遣。
可要是吴三桂迟迟不肯动身,朝廷反而会被其牵制,只能对他言听计从。”
听完了高士奇的话,大家也纷纷点头。
“嗯,你所言甚是!”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脸上随即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然而就在此时,索额图却站出来表示反对:
“圣上,此计虽然看似精妙,但其中蕴含的风险实在太大。倘若吴三桂识破我们的意图,恼羞成怒之下带领兵马起兵造反,届时局势恐怕将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多臣子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有人忧心忡忡地附和道:“是啊,万一吴三桂真的造反,以他手中所掌握的兵力和势力,朝廷又该如何应对呢?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沉浸在了紧张而焦虑的氛围之中。
康熙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应对之策。
片刻之后,他终于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莫要惊慌,此事确实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传朕旨意,命议政王大臣、内阁学士等人留下,待退朝之后共同商议此事。今日夜间,无论如何也要得出一个定论来。”
“微臣谨遵圣旨!”议政王大臣以及内阁学士们齐声应道。
于是乎,其余人等纷纷告退,各自出宫去办理差事,只留下了那些被点名留下的重臣们继续留在宫中,围绕着吴三桂北迁之事展开深入的商讨与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