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处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但很快便被他那看似和善的笑容所掩盖。
只见他轻笑着说道:“此事关乎重大啊,容本王再仔细斟酌一番才好。”
就在此时,站在吴三桂身旁的吴应麒向前迈出一步,对着两位钦差恭敬地拱手施礼后,缓声开口道:
“二位钦差大人有所不知,家父年事已高,而这云南之地的事务又极为繁杂琐碎,实在有太多的事情牵扯着父亲的心呐!所以,还望二位能够多多宽限一些时日。”
说完,吴应麒满脸堆笑地看着两位钦差。
吴三桂也随声附和着,依旧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继续说道:
“本王其实早就有心响应朝廷的旨意搬离此地啦,只是嘛……这其中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呀!
毕竟要搬迁这么多人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而且究竟迁往何处,具体人数等等,这些可都得经过详细商讨方可定夺啊!所以呢,请二位暂且安心留在昆明,此间一切的花销和应酬费用,皆由昆明府承担便是。”
听到吴三桂这番话,折尔肯略作思索后,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将一直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既然如此,那下官便先谢过王爷了。此次前来云南之前,皇上曾特意询问下官关于王爷何时启程,以及所需之物等情况。待回到京城之后,下官定会如实向朝廷禀报的。”
尽管话语说得较为委婉含蓄,但在场之人都能听得出其中隐含的催促之意。
“折尔肯大人呐,您瞧瞧这事儿闹得!如今皇上虽说已经批准了本王呈上的那道奏折,但后续诸多事宜可还没个定论呢!
比如说这要搬到哪儿去呀?又该搬多少人过去呢?
再者所需的搬家费用究竟几何啊?还有那银两够不够用哇?
另外像牛车、马车、船只啥的,数量是否足够?最后连搬家的具体路线都尚未敲定!您说说看,这么多事情不都得好好商量一番嘛!”
吴三桂一边说着,一边眉头紧皱地看着折尔肯。
只见折尔肯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吴三桂所言:
“王爷说得极是。依着皇上之意,理应将王爷您连同家眷、手下官兵一并迁往山海关之外,并酌情予以安置。”
这番话语出口之时,折尔肯心中暗自思忖,其实这些原本都是康熙皇帝临行之前交代给自己的底线,不到万不得已之际,他着实不想轻易吐露出来。
毕竟以他对局势的判断,就凭如此这般条件,吴三桂断无可能爽快应允。
到时候只待吴三桂自行提出要求来,双方再坐下来慢慢商谈也就是了。
然而此时此刻,折尔肯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先把这张底牌亮给吴三桂看看,也好借机探一探对方真实的想法和态度。
“嗯!山海关外安插?那不知究竟是盛京,亦或是辽阳啊?”吴三桂微皱着眉头,目光紧盯着面前之人,开口询问道。
听到吴三桂提到盛京二字,折尔肯不禁大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