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吴应熊犹豫了一下,见太皇太后依然半信半疑,无奈之下只好把查如龙这个人给提了出来。
“查如龙?此乃何人?”太皇太后满脸疑惑地发问道。
只见吴应熊赶忙躬身一礼,恭声答道:
“回太皇太后,这查如龙乃是前朝的侍郎大人呐。就在上个月的时候,他偷偷摸摸的前往云南,给我父王呈上了一道触目惊心的血书,居然教唆我父王起兵造反……而后,父王当机立断,直接命人将此人押送刑部问罪。谁曾想,昨日皇上竟亲自下旨,要将这人处以凌迟极刑啊……”
“什么!”太皇太后闻听此言,不由得大惊失色,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了原地。
刹那间,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此时此刻,她终于确信无疑——康熙是动真格地下令撤藩了。
太皇太后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仿佛能滴出水来一般。
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康熙竟然敢如此雷厉风行地行事。
沉默半晌之后,她才稍稍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哀家如今必须立刻前去面见皇帝,当面把此事询问个明白清楚才行。”
言罢,太皇太后再不迟疑,当即率领着一众宫女和太监,步履匆匆地朝着乾清宫赶去。
且说今日之早朝,本非大朝之日。然而,康熙却在乾清宫内特意召集了一场规模较小的朝会。
此时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肃穆,众大臣们皆屏息凝神,等待着圣上的旨意。
除了那些位高权重、参与朝政商议的王爷们之外,还有内阁那一群饱学之士组成的班子成员,以及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中的九个高级官职)和负责监察纠劾官员的科道官员们也都齐聚在了乾清宫门外,静静地等待着康熙帝的召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等到议政王们和内阁大臣们依次进入宫殿向康熙帝行完大礼后,只见康熙帝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然而面对康熙帝这突如其来的微笑,康亲王与安亲王等诸位王爷皆是一脸茫然,完全摸不着头脑,但又不好表现出来,只得跟着干巴巴地陪着笑,场面一度显得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康熙帝缓缓伸出手,轻轻拿起放在御案上他亲自书写好的一道圣旨,然后目光落在站在前排的明珠身上,开口吩咐道:“明珠啊,你来给大家念念这份圣旨吧。”
听到皇上点名让自己宣读圣旨,明珠赶忙恭敬地应了一声:“嗻……”随后,一旁机灵的小太监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份圣旨递到了明珠手中。
明珠双手接过圣旨,怀着敬畏之心慢慢地展开卷轴。
当他看清圣旨上所写的内容时,突然间双目圆睁,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仿佛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一般。
“王自归诚以来、克殚忠京、戮力行间。功绩懋着。镇守岩疆、宣劳岁久。览奏请撤安插、恭谨可嘉。今云南已经底定。王下官兵家口、作何搬移安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