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沉默不语,低头沉思了好一会儿,方才抬起头来,注视着康熙问道:“玄烨啊,对于此事,你自己心里究竟是作何打算的呢?”
康熙端坐在龙椅之上,身躯挺直如松,面色凝重,声音低沉地说道:
“孙儿认为,无论这撤藩之事是真是假,我朝都需要尽早做好万全的准备。
倘若耿精忠等人果真诚心诚意地想要撤藩,那么朝廷应当妥善地安排他们及其所属部众,给予合理的待遇和安置,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变故;但若是他们只是虚情假意地提出撤藩,实则暗藏祸心、意图叛乱,那咱们就得在暗地里悄悄地调动兵马、派遣将领,提前部署防御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她那双历经沧桑却依然锐利的眼眸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之光,缓声说道:
“玄烨啊,你能考虑得如此周详,实乃我大清之幸事。不过呢,处理这件事情切不可急躁冒进,免得惊动了对方,使其有所察觉。要知道,那耿精忠在福建苦心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根基极为深厚,我们万万不可轻视他呀!”
康熙恭敬地回应道:“皇祖母所言极是,孙儿谨记在心。此外,孙儿还打算下令让沿海一带的守军增强警戒防备,加紧操练水军,以防耿精忠与盘踞台湾的郑氏相互勾结,对我朝形成威胁。”
太皇太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称赞道:“此计甚好。不仅如此,对于朝中的诸位大臣,你也要细心留意,密切观察,千万不能让耿精忠有机会在朝中收买人心、安插眼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呐。”
康熙连连点头,应承下来。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赶来禀报,说是索额图和明珠二人在外求见。
康熙转头望向太皇太后,眼中流露出征询之意。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慈祥地说道:“既然如此,你就先去忙你的正事吧,切记,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切莫草率行事。”康熙躬身行礼后,便起身离座,前往接见索额图和明珠。
康熙领命告退。
索额图和明珠二人神色匆匆地踏入宫殿,恭恭敬敬地向康熙行了一番大礼之后,垂手而立。
康熙面带微笑,眼中却透露出一丝好奇与威严,轻声问道:“你们两个如此匆忙赶来,想必又是有什么十万火急之事吧?”
听到康熙的问话,索额图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声音颤抖着回答道:“启禀皇上,果然不出微臣所料啊!云南那边的奏折已经抵达直隶顺德府了。”
康熙闻言,心中不禁一惊,脸上流露出明显的惊讶之色,追问道:“什么?云南的奏折?为何会刚刚到达顺德便先行禀报上来呢?”
按照常理而言,各地的奏折理应一路送达京城,然后由专人呈递至御前供皇帝审阅才对。
然而此次云南的奏折竟然在刚进入直隶境内时就被提前呈报,这怎能不让康熙心生疑窦?
只见康熙皇帝脸上流露出些许疑虑之色,索额图见状,心中一紧,连忙向前一步,躬身抱拳解释道:
“启禀陛下,据微臣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此次与这封奏折一同送达京城的,似乎还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