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吴三桂已然站起身来,双手背于身后,在宽敞的书房里来回踱步。
他眉头紧锁,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似乎每一步都承载着内心的纠结与思量。
边走边喃喃自语:“吴应熊这封书信到底意欲何为?难道我真要听从他所言,上书恳请撤藩不成?”
待到刘玄初仔仔细细地读完了整封书信之后,不禁连连摇头,急切地对吴三桂进言道:
“王爷啊!万万不可上书请求撤藩啊!如今这小皇帝可是铁了心要削除藩镇势力,倘若咱们主动示弱,岂不正好落入康熙老儿的圈套之中?”
然而,吴三桂听闻此言却只是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回应道:
“玄初啊,你还是把本王看得太简单喽。想那尚可喜和耿精忠不过各自拥兵数万而已,朝廷既然胆敢对他们动手,未必就有胆量轻易招惹老夫我所统领的大军呐。”说罢,他眼中闪过一丝自信与骄傲之色。
“王爷……”只见刘玄初面露忧色,欲言又止地看着吴三桂。
而此时,吴三桂却大手一挥,朗声道:
“世子所言极是,老夫定要主动上书请求撤藩。哼,那小皇帝和太皇太后定然不敢应允此事。如此一来,也算是让他们吃颗定心丸,好叫他们知晓老夫并无二心。”
语罢,他轻抚着下巴处那几缕胡须,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然而,站在一旁的刘玄初见状却是心急如焚,赶忙上前一步劝阻道:
“王爷,此举万万不可啊!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是您贸然提出撤藩之请,万一那小皇帝顺水推舟应下了,届时可如何是好?
依我之见,只要咱们按兵不动,不主动撤藩,那小皇帝便找不到任何撤藩的借口与理由。
这样一来,主动权便能稳稳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啊!”
正当两人僵持不下之时,忽闻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便听到一名侍卫高声禀报:“启禀王爷,方光琛大人回来了。”
吴三桂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吩咐道:“快快有请!”
不多时,只见一人迈着大步走进书房。
此人正是方光琛,只见他满脸笑容,一进门便朝着吴三桂拱手作揖,施礼道:“哈哈……多日不见,王爷风采依旧,依旧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啊!”
吴三桂亦是笑着迎上前去,回礼道:“方先生谬赞了,多日不见,您也是意气风发、容光焕发呀!”
时光匆匆流逝,吴三桂竟已有两三月未曾与方光琛谋面了。
这段时间里,方光琛一直跟随着吴应麒,马不停蹄地奔走于云南各地的驻军之处。
历经一番巡查后,他终于归来,并迫不及待地向吴三桂禀报所见所闻。
\"王爷,此次巡查之行,方某亲眼目睹云南各地的驻军状况,实乃令人欣喜!他们吃得饱、喝得足,日常训练更是井井有条,军容之整齐,当真让人赞叹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