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暗自思忖,如果当初父亲没有战死,那么必然会如尚可喜、吴三桂、耿继茂一般,成为镇守一方的藩王,统领广西,成为大清王朝的第四个汉人藩王,权势滔天。
尚可喜听后,亦是感慨万千,连连点头称是,附和着说道:
“的确如此啊!若是伯父未曾为国捐躯,英勇战死,想必咱们如今定然仍是亲密无间的一家,定会同心协力,相互扶持,共铸大业……”
想到此处,尚可喜不禁也为之唏嘘不已。
要知道,身为三顺王之一的孔有德,实在是英年早逝,而且是以战死这样悲壮的方式离去。
正因如此,曾经显赫一时的孔家势力,瞬间土崩瓦解,消散于无形之中。
若不是孔四贞还活着,恐怕他孔家,早就消失在大清国的版图上了。
此时屋内烛火摇曳,映照得三人面色微红。
他们围坐在桌旁,不断地举杯畅饮,一杯接一杯的美酒下肚,不知不觉间已喝下了不少。
随着酒意渐浓,话题也渐渐转向了那些遥远的陈年往事。
他们谈论着曾经经历过的战乱岁月,回忆起战场上的硝烟弥漫、生死搏杀以及流离失所的百姓们。
那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令人感慨万千。
时间悄然流逝,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尚之信的脸色愈发红润,眼神开始变得迷离起来,显然已经有些不胜酒力。
只见他身体微微摇晃,手中的酒杯险些滑落。
这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尚之信突然掩面而泣,泪水顺着脸颊流淌而下。
一旁的孔四贞见状,连忙关切地问道:“公子,您这是为何哭泣啊?”
尚之信抬起头,用衣袖擦去眼角的泪水,叹息道:
“哎,不瞒你们二位,其实我本是家中嫡长子,更是名正言顺的世子。然而,却不知从何处冒出个奸佞小人,从中挑拨离间,致使父王听信谗言,竟然将我的世子之位废除,转而传给了二弟。我心中着实不甘啊!”
说完,又是一阵痛哭流涕。
孙延龄和孔四贞听后,相互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之色。
孙延龄紧接着说道:“公子所言极是啊!自古以来,哪有废弃长子而立幼子的道理呢?这其中必定存在误会或者有人故意陷害于您。”
孔四贞也随声附和道:“没错,说不定伯父当时是受了他人的蛊惑蒙蔽,才会做出如此不公之举,冤枉了公子您呀!”
尚之信叹了口气:“不错,我二弟尚之孝为人奸诈,且养了不少谋士。我自认为与二弟关系不错,处处让着他,可没想到二弟在我的后背捅了我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