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说到此处,在场众人皆是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表示已然知晓此事。
只见康熙面色阴沉地冷哼一声,说道:“起初朕也觉得,这云南叛乱之事兴许只是个巧合,仅仅只是巧合罢了。然而,如今朕已全然洞悉其中端倪,原来那吴三桂自始至终都是在装模作样、演戏给朕看呢!”
一旁的陈廷敬听闻此言,不禁眉头微皱,脑袋稍稍一歪,面露思索之色道:“皇上圣明,如此说来,这云南的叛乱并非单纯的巧合,那么难道连贵州的叛乱也是另有隐情不成?”
康熙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回应道:“正是如此!贵州的叛乱,实则乃是那些苗彝匪徒与吴三桂暗中勾结,共同上演的一场好戏罢了!”
说话间,康熙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似乎对吴三桂等人的所作所为愤恨不已。
这时,索额图满脸疑惑地望向康熙,不解地问道:“皇上,微臣愚钝,实在想不通他们为何要费尽心机演这么一出戏啊?”
康熙嘴角微扬,呵呵一笑后将目光转向高士奇,缓声道:“高士奇啊,朕瞧着你对此事怕是早已心知肚明了吧,不妨由你来给诸位爱卿解惑一番如何?”
其实,高士奇心中自然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他深知为官之道,尤其是在皇上面前更需谨小慎微。
这种时候,这等事由皇上亲自点破,方能彰显出圣上的英明神武以及过人智慧。
于是乎,高士奇赶忙躬身施礼,恭声应道:“微臣不敢妄言揣测圣意,请皇上明示。”
若自己率先提出此事,康熙极有可能不会相信,甚至还会认为自己是在信口胡诌、胡乱攀咬他人。
此时康熙见高士奇面色沉静如水,毫无波澜,便心知肚明——这位心思缜密的臣子怕是又已猜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皇上,微臣实在愚笨迟钝……”尽管内心已有定论,但高士奇仍显得犹豫不决,似乎不太情愿说出这些话,因为他着实不想当这个出头之人。
然而,康熙却毫不留情地冷哼一声道:“朕叫你讲,你便速速说来,莫要这般婆婆妈妈的!”
听到圣上此言,高士奇不敢再有丝毫迟疑,连忙应声道:“嗻!”
只见他缓缓起身,整了整衣袖后,方才开口说道:
“依微臣之见,此次云南发生的叛乱,定是由那吴三桂一手策划并主导的。
其目的显而易见,便是妄图阻止朝廷对他所部军队的裁撤以及撤回之举!
至于贵州之地出现的叛乱,则更像是一群受到惊吓的鸟儿一般。
他们之所以如此行事,无非是想让朝廷误以为这云贵两地已然叛乱四起,局势动荡不安。
如此一来,朝廷不仅无法顺利施行裁军之策,反而还得继续依靠吴三桂及其军队,方能镇守这云贵地区。”
高士奇言罢,在座众人皆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的这番分析与见解。
不过索额图微皱眉头,再次发问道:“那为何这贵州的叛乱,非得要吴三桂亲自出手,才能予以平定呢?难道云贵总督不在贵阳镇守么?他理应肩负起平叛之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