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自那日捉拿王辅臣之事发生以后,泰必图便深知自己已引起了康熙皇帝的不满。
回到家中,他左思右想,终是决定称病告假,并呈上了一份言辞恳切的辞职奏书。
然而,康熙对此却并未立刻应允,而是将这份奏疏留在宫中,未作任何批示。
明珠原本还心存侥幸,认为这件事情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被淡忘。
岂料康熙竟在今日毫无征兆地直接批准了泰必图的辞官请求,这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皇上……这兵部侍郎一职……”明珠微微躬身,一脸恭敬地说道。
他向来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故而在面对康熙时,总是谨言慎行,从不轻易与康熙叫板或反驳其意见。
对于泰必图的离去,明珠表面上并未流露出太多在意之色,但实际上,兵部侍郎这一职位对他而言至关重要,乃是他的得力左膀右臂之一,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康熙听闻此言后,嘴角微微上扬,呵呵一笑道:“朕觉得那王吉贞倒是个可造之材。此子自幼便习武学文,勤奋刻苦,颇有几分才情。朕有意让他前往兵部担任兵部侍郎一职,不过嘛,他初入仕途,经验尚浅,需得跟随爱卿多加学习才是。”
康熙这番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深意。
他赐予王吉贞兵部侍郎的官职,却又明确表示其并无实权,只是让他跟随明珠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如此安排,一方面显示出康熙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之意,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巧妙的权力制衡手段。
明珠听后心中一惊,脸上满是诧异之色。
一个年仅十五岁的毛头小伙子,竟然能得到如此高位?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然而圣意难违,他只得强压下心头的疑虑,赶忙应道:“谢皇上隆恩!微臣定当竭尽所能教导王吉贞,不负陛下所托。”
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王辅臣和王吉贞父子俩亦是惊愕万分。
尤其是王辅臣,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皇上啊,犬子王吉贞年纪尚幼,而且至今尚未考中举人,实难担当这等重任啊!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另择贤能之士吧!”
康熙摆了摆手:“哎,辅臣此言差矣,只要有真才实学,中不中举人又能如何?”
这康熙话音刚落,便将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直直地锁定在了高士奇身上。
只见高士奇那张原本白皙的面庞瞬间泛起一抹红晕,他略显局促地向前迈出一小步,然后干笑两声,声音略微有些发颤地回应道:“皇上所言极是呀!想当年微臣入宫之前,不过区区一介秀才罢了!”
就在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明珠已然洞悉了康熙此番举动背后的深意,于是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紧接着高声喝道:“王吉贞,你还愣着作甚?还不快跪下接旨!”
被明珠这么一喝,王吉贞如梦初醒一般,猛地回过神来。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双膝跪地,整个身体几乎完全趴在了地面之上,口中高呼:“臣王吉贞叩谢皇上龙恩浩荡!”
与此同时,一旁的王辅臣也赶忙跟着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地说道:“多谢皇上圣恩!微臣王辅臣愿为皇上肝脑涂地、赴汤蹈火,誓死效忠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