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顺治皇帝却始终未能给予他脱离奴籍、加入八旗的机会。
而今日,康熙帝的这番举动,无疑如同冬日暖阳一般温暖了王辅臣的心窝,令他深受感动,难以言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竟然会对自己如此优待有加。
先是亲自下旨给王辅臣抬旗,以示恩宠,紧接着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起诸多有关云南的事宜来。
面对圣上的垂询,王辅臣自是不敢有丝毫隐瞒,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将云南一地大至军国要务,小至民生琐事,事无巨细地一一禀报给了康熙皇帝。
甚至连云南的防务部署情况,都毫无保留地如实相告。
不过,王辅臣毕竟也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有些事情即便康熙皇帝不问,他也是绝对不会轻易吐露半句的。
比如那些涉及他与吴三桂之间的机密,还有吴三桂平日里待他如何亲厚之类的隐秘之事,他便只字未提。
就这样,两人于乾清宫内畅所欲言,从天刚拂晓一直谈到日正当中。
康熙皇帝见时近正午,龙心大悦之下,当即下令设宴款待王辅臣。
于是乎,君臣二人就在这乾清宫中共进午餐,气氛融洽而又和谐。
午后稍作休憩之后,二人继续交谈起来。
这一聊又是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康熙皇帝依旧兴致勃勃,似乎有着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正在这时,徐圆梦匆匆而来,恭敬地说道:“启禀皇上,此刻已到每日练习射箭之时辰了。”
康熙嘴角微微上扬,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今日我们相谈甚欢,甚是愉悦!然而,身为帝王和臣子,不能只顾着享乐,还需勤加训练以保国家之安宁。这样吧,今日咱们前往景山狩猎,活动一下筋骨。”
王辅臣一听此言,连忙跪地叩头,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微臣遵命。只是……微臣尚有要事在身,恐怕无法陪同陛下前去狩猎,还望陛下恕罪。微臣就此先行告退了。”
说罢,他便准备起身离去。
康熙见状,大手一挥,阻止道:
“慢着!朕早有耳闻,你王辅臣不仅能文善武,而且还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今日难得有此机会,你就随朕一同前往景山狩猎,也好让朕亲眼见识一下你的真实本领。”
听到这话,王辅臣不禁一愣,抬起头来,满脸惊愕地望着康熙。
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哎呀呀,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