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身形消瘦,却精神矍铄;两道眉毛修长如柳,已然花白如雪。
虽称不上仙风道骨,但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显然是历经岁月沉淀、修行有成的一代高僧。
正当朱国治等人即将走出大殿之时,慧聪大师忽然开口问道:“敢问施主,您并非普通的行商之人吧?”
听闻此言,朱国治心中一惊,脸上瞬间露出惶恐之色,忙不迭地问道:“大师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我客商的身份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这位大师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守护在这尊宛如男菩萨般威严的神像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这段漫长的光阴里,他所接触过的施主可谓不计其数。
毫不夸张地说,他见过的施主人数之多,恐怕比起那朱国治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还要绵长。
这些施主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有行色匆匆的各地客商,有辛勤劳作的普通百姓,有靠海为生的质朴渔民,有一心求道的修仙道友,更有高高在上的各级官员。
然而,无论面对何种身份之人,这位大师只需轻轻一瞥,便能瞬间洞悉对方的真实身份。
此时,大师微微眯起双眸,看着眼前的来人,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轻声说道:“施主,正所谓佛门只渡有缘人呐。依老衲所见,您怕是为官之人吧。”
听闻此言,朱国治心头猛地一震,脸色瞬间大变。
但他环顾四周后发现并无他人在场,便稍稍放下心来,缓缓地点了点头,应声道:“大师聪慧,竟能一眼识破我的身份。”
慧聪大师听到朱国治对自己的称赞,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喜悦之情。
不过,当他看到朱国治方才那满脸震惊的神情时,心中却又生出几分疑惑。
要知道,以往那些前来天龙寺的官员们,无一不是大排场出行,前呼后拥,且都会提前通报自己的姓名、官职以及品级等等详细信息。
可这朱国治仅仅带着寥寥数个随从,就这样低调地来到了天龙寺,实在是极为罕见之事。
于是,慧聪大师忍不住开口询问道:“敢问施主,您既然身为朝廷命官,为何不以真实身份示人,反而要假扮成客商的模样,来此天龙寺祭拜呢?”
朱国治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为难之色,对着慧聪大师轻声说道:“大师,请恕小人实在不能将其中详情言讲出来。”
慧聪大师微微颔首,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
此时的朱国治看着眼前这位似乎充满神秘力量的大师,心中暗想其果然名不虚传。
于是,他鼓起勇气再次开口问道:“大师,我这里还有一件烦心事,不知您能否为我解惑一二呢?”
慧聪大师面带微笑,轻轻应道:“施主,请说吧……”
只见朱国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哎,实不相瞒,大师,我此行乃是要前往昆明赴任。只是这一路上风风雨雨,前途未卜,我不知道此次行程是否能够平安顺遂啊!”
说完这话,朱国治一脸焦虑地看向慧聪大师,眼中满是期待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