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一脸茫然,他作为刑部的主管官员,却对此一无所知。
他瞪大了眼睛,急切地问道:“皇上,刑部怎么会出事呢?臣为何不知晓此事?”
康熙无奈地摇了摇头,伸出一只手指向奏折,说道:“明珠,你亲自来念一念这封奏折吧!”
明珠恭敬地应了一声,上前接过奏折,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臣平西王吴三桂诚惶诚恐地拜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今有要事禀报陛下,那云南巡抚李天浴竟胆大妄为,写下反诗一首。
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李明亮,其中暗含心怀前朝、妄图反清复明之意,其行此举无疑可视作大逆不道之谋反行径。
微臣得知此事后,当机立断,已将那李天浴速速抓捕,并马不停蹄地遣人将其押送进京,恭呈御前,恳请圣上亲自彻查此事,以正国法纲纪。
如今云南巡抚一职空缺无人,微臣斗胆进言,恳请陛下恩准调任兵部右侍郎曹申吉前往云南接任此重要职位!”
待这明珠声情并茂地念罢这份奏折,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不禁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众人皆知,吴三桂此番锁住并擒拿云南巡抚之举,实在是胆大包天。
按理说,巡抚就算犯下罪行,也应当由朝廷派出官员依法依规地进行处置,而绝非吴三桂这般擅自行动。
吴三桂此举显然是僭越了职权,但令人无奈的是,此前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吴三桂身上已是屡见不鲜。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康熙帝却突然呵呵一笑,打破了朝堂上的沉寂。
只见他缓缓开口说道:“朕倒是没想到,那高士奇竟然能够从佟凤彩的奏折之中,敏锐地察觉到李天浴已然出事。
此人当真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啊!”
听到皇帝此言一出,索额图赶忙附和道:“是啊是啊,高士奇大人的确独具慧眼,眼光独到非凡呐!”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高士奇,那一道道眼神之中饱含着对他的赞赏之意。
高士奇被这么多人注视着,顿时感到有些难为情,脸色微微一红,露出些许羞涩之色。
这时,康熙开口问道:“高士奇啊,对于这李天浴谋反一案,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处置呢?”
高士奇听闻此言,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道:“启禀皇上,关于李天浴谋反之事,
目前而言只是平西王的一家之言,并无可信之处。
微臣认为,朝廷理应下令让刑部对此案展开详细的审理调查,以查明真相!”
康熙听后,略微思考了一番,点头表示赞同:“嗯,不错。
这李天浴谋反一案究竟是真是假,确实尚未可知。
我们不可仅凭一方之言便轻易下结论。”
就在此时,陈廷敬跨步而出,拱手向康熙进言道:“皇上,据微臣所知,这李天浴其人,
其脾气秉性与魏裔介颇为相似,皆是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之人。
而且,他向来不肯与吴三桂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