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等就是半个多月,今天终于等到了陈梦雷的到来。
原来,按照计划,陈梦雷应该在三个月前就到达京城,但由于几个月前,郑经派遣军队袭击大陆,并且还有许多郑经的海军混入了福建闽县一带。
为了排除这些威胁,官军封锁了福建省的所有道路。
因此,陈梦雷直到十月份才能出发,最终在年底之前赶到了京城。
康熙听完,感慨万千。
这大清国的天下,众多的学子们都怀着一腔热血,相互扶持、帮助,一片和谐景象。
康熙不禁感叹道:“原来二位竟然有着如此深厚的缘分!”
李光地微笑着回答:“皇上,这天底下的读书人大多都是善良之人,我在福建时遇到了陈梦雷,到了京城又遇到了金先生,你们两位可都是我的大恩人啊!”
康熙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大清国的读书人,多数都是心怀正义之人!”
两人一同望向陈梦雷,只见他面带微笑地回应:“是啊,如今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据我父亲所言,比起前朝真是好了太多!”
“没错,我父亲也曾说过,前朝时期我们福建地区,贪污腐败的官员比比皆是,甚至还与海盗勾结,如今的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幸福美满!”李光地也随声附和道。
康熙见二人夸奖,心中不由得高兴。
李光地继续说道:“陈大哥,你听说了吗?如今魏裔介大人上书朝廷,将满汉官员的品级划一,我们如果当了官,遇到相同官职的满人,再也不用行礼下跪了。”
陈梦雷刚刚来到京城,对这个消息一无所知,他只能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他疑惑地问道:“魏裔介?岂不是天下的大儒?”
康熙听到这里,也忍不住插话道:“不错,魏裔介乃是天下儒生的榜样,这次会试的主考官便是魏裔介!”
陈梦雷听后,激动得拍了一下桌子,兴奋地说:“哎呀,这魏裔介当了举子们的老师,可真是太好了!”
其实,除了福建因为特殊情况被封禁了几个月外,其他地方的人都已经得知了魏裔介将担任明年会试主考官的消息。
因此,自江浙一带前来参加考试的考生数量比往年增加了许多。
在此之前,由于金圣叹哭庙案、奏销案、通海案、明史案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天下许多士子纷纷放弃科举,选择归隐山林。
而现在,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纷纷回到考场,期待着能够通过科举获得功名。
朝廷想尽各种办法,请这些人出山,却始终未能成功,特别是黄宗羲。
要说起明末清初这段时间的大学者,黄宗羲当之无愧。
然而,黄宗羲受到其母亲的影响,坚决不肯为清朝效力。
清朝对他无可奈何,既不敢杀他,以免得罪天下的读书人,又无法强迫他出山。
所以,黄宗羲在民间的声誉愈发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