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康熙正史 > 第311章 堂前对峙

第311章 堂前对峙(2 / 2)

然而,就在魏裔介话音刚落之际,突然传来一声怒喝:“魏裔介,你才吃了几天皇家的俸禄,就妄图剥夺我们满族官员的官职,你究竟有何企图?”

魏裔介闻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竟是安亲王岳乐。

岳乐面色阴沉地站了出来,大声道:“皇上,魏裔介这分明是没安好心!我们满族官员中,也有很多贤能之士,并非全都一无是处。他这样提议,岂不是要将我们满族官员全部替换成汉人吗?”

康熙皱起眉头,看着岳乐和魏裔介两人针锋相对,心中有些不悦。他冲着安亲王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后转头看向魏裔介,语气严肃地问道:“魏裔介,你详细说来,为何要换了满族的官员?朕想听听你的理由。”

魏裔介毫不畏惧,坦然面对康熙的质问。

魏裔介微微欠身,语气坚定而平和:“皇上,臣所言之弊端,并非一概而论,实乃基于当前实际情况。满汉官员各有所长,理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然则,地方治理需深入了解民情、熟悉地方风俗,这对于不通汉语、不熟国政的部分满族官员而言,确是一大障碍。

此等情况下,若强行委任,恐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反而可能引发民怨,不利于国家稳定。”

康熙听到这里,想着确实有点道理,便微微点头,示意魏裔介继续说下去。

魏裔介继续说道:“再者,臣提议以汉族士子为主,并非排斥满族官员,而是希望通过合理配置,发挥各自优势。汉族士子多受儒家思想熏陶,深谙孔孟之道,于治国理政有独到见解;而满族官员则多骁勇善战,于军事、边防有重要贡献。两者相辅相成,方为治国之道。”

安亲王岳乐听后,皱起了眉头,但是他还是尽量保持着冷静,说道:“地方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经验。怎么能够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将所有努力全盘否定呢?

而且自从我们入关以来,直隶地区各个州县的官员,大多数都是由满人来担任的,我并没有看到他们做得不好啊,为什么现在突然提出要把这些人全部换成汉人官员呢?”

魏裔介微微一笑,回答道:“安亲王,这些满人官员大多是依靠家族背景或者战功获得官职的,他们缺少文化修养和理政能力。

他们不懂汉语,跟老百姓沟通起来很困难,执政时也经常抓不住重点。

相比之下,汉族的士子们博览群书,对儒家经典非常熟悉,更能够理解和执行圣上以孔孟之道治理国家的理念。”

安亲王听后立即反驳道:“不通汉语?每个满族官员都配有两名翻译,怎么能说仅仅是因为语言问题,就不能胜任官职呢?”

魏裔介看了看安亲王,随后说道:“安亲王,臣这次回到老家省亲,确实也接触了县令嘎哈,当有百姓说话时,嘎哈根本不知道百姓说的什么,反而问通事。虽然说这通事就是个翻译,可通事如果翻译错了呢?再者说如果故意翻译错了呢?”

安亲王连忙摆手:“这是莫须有的罪名,哪里有通事故意翻译错的?”

魏裔介神情严肃地回答道:“据老臣所知,且不说满人县令人品如何,好多通事都欺上瞒下,吃拿卡要,索贿甚多。他们为了索贿,甚至骗上面骗县令,

安亲王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但还是强装镇定,他自然知道魏裔介说的是实话,可他又不愿意承认,于是回击魏裔介:“魏大人,这些都是你的揣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