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朱昌祚,收到圣旨后心惊不已,这是多大的事情啊,几十万百姓相互换地,而且都发生在直隶,可够自己忙活的。
朱昌祚心急如焚,片刻都不敢耽误,一路疾驰而来,自河南出发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目的地。他深知时间紧迫,任务重大,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将办公地点迁至保定。
当他抵达保定时,早已疲惫不堪,但仍强打起精神。此时,王登联已在此恭候多时,见到朱昌祚到来,急忙上前施礼道:“总督大人,下官已在此再度等待一日,您总算是及时赶到了!”
朱昌祚赶忙下马,还礼并对王登联说:“王大人啊,此次之事关系重大,形势紧迫,老夫岂敢有丝毫怠慢?所以才如此匆忙赶来。”言语间透露出他对此事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感。
王登联关切地看着朱昌祚,劝说道:“总督大人,请先进府歇息一下,用些饭菜吧。您一路奔波劳累,神色憔悴,着实让人担忧啊!”
朱昌祚略作思索,觉得王登联所言有理,自己确实需要稍作休整。于是点头答应道:“也好,本官先去洗漱一番,然后再用餐。待我填饱肚子,王大人再来与本官详细禀报情况。”说完,他便随下人一同进入直隶巡抚的府衙。
朱昌祚用过餐后,正欲小憩片刻,便见王登联小心翼翼地抱着厚厚的一摞账本,快步走到了自己跟前。
\"总督大人,这是属下特意整理出的保定两黄旗的户籍名册,其中涵盖了整整九个县城、三万余户人家,总计有十二万余人需进行迁徙安置。\"王登联语气沉稳地汇报道,并顺手将这些户籍资料递给了朱昌祚。
朱昌祚满脸惊愕之色,他万万没有料到,仅两黄旗的人数竟然就多达如此规模。原本在他的预估之中,两黄旗至多不过区区两万余人而已。
王登联似乎看穿了朱昌祚心中所想,轻轻翻动了几下手中的账本,继续解释道:\"总督大人,您瞧,这镶黄旗共有壮丁四万零六百人,而正黄旗则有三万二千名壮丁。再算上他们各自的家眷仆从,总共便是这十二万需要搬迁之人。\"
朱昌祚接过账册仔细翻阅起来,只见那上面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各县各户的姓名,他不禁深深叹息一声:\"这般庞大数量的人口迁徙与交换,无疑是一项艰巨且充满挑战的宏伟工程啊!其难度恐怕丝毫不逊色于修筑帝王陵墓!\"
王登联听后也跟着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地回答道:“总督大人,这次牵涉到的县城数量众多,范围广泛。其中,保定府就占了九个,永平府更是多达十个,甚至连京城都有四个县被卷入其中。如此一来,这些县几乎把整个北京城给团团围住了,这可是一项极为庞大且艰巨的工程啊!”
朱昌祚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下达命令:“务必在五日之内,将两黄旗和两白旗所需迁移的人口、住房需求、土地分配以及耕牛数量等信息统统统计清楚,然后呈报给朝廷知晓!”
听到这个要求,王登联大吃一惊,连忙回应道:“总督大人,五天时间或许仅能勉强统计出需要搬迁的人口数目而已。至于具体要用到多少土地,每个人应该被安置在何处,又该住进哪间屋子,这些细节问题绝非短短三两月便能够妥善处理完毕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