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深蓝状况 处理(1 / 2)

楚千澜抬眼,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的舆情数据移开,落在王世杰手中的报告上:“直接说核心数据和关键进展。”

王世杰点了点头,翻开报告,“2010年深蓝半导体全年营收28亿,净利润3.2亿。因为对外投资以及科研投入巨大,亏损总额度达到72亿。

核心业务中,45纳米芯片量产良率稳定在92%,主要供给繁星科技使用;

通过多重曝光技术生产的其他45纳米芯片,已向大江无人机、恒川机械等关联企业小批量供货,良率保持在89%以上;

65纳米光刻机复刻项目已完成90%核心部件国产化,仅剩光学镜头和伺服电机两个模块待突破;

45纳米放大版光刻产线研发按节点推进,光源系统已完成实验室验证,主体结构设计进入收尾阶段。”

他顿了顿,补充道:“材料端,华宇特气的9种核心特种气体已实现稳定供应,良率均达99.5%以上;

先锋晶圆的8英寸硅片良率提升至88%,完全满足45纳米芯片生产需求;

晨光化工的193n光刻胶量产良率突破93%,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30%,已实现全面替代。

掩模版与抛光垫已经完成研发,接下来就是找工厂生产。另外还有三种材料即将完成研发。到年底,深蓝半导体所需要的各种材料,都可以在国内自给自足!”

如今的深蓝半导体,虽然原材料充足,但那都是楚千澜下达命令,提前囤积而来,用一点少一点。

而随着各种半导体原材料技术投入生产,芯片生产所需材料也会逐步得到解决。

楚千澜指尖轻叩桌面,目光落在“材料自给自足”的标注上,眸色渐亮:“年底实现全材料国产化,这个进度超出预期。但不能掉以轻心,要确保每种材料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避免批量生产时出现良率波动。”

王世杰迅速点头:“楚总放心,我们已经建立材料抽检机制,每批次原材料都会经过三轮检测,关键参数误差控制在规范标准之内。

而且华宇特气、先锋晶圆等企业都已启动扩产计划,明年原材料供应能力还能提升50%。”

他顿了顿,翻到报告下一页,语气带着几分振奋:“还有个好消息,45纳米放大版光刻产线的光源系统,通过女娲系统优化后,功率稳定性提升20%,主体结构设计预计4月份完成,最晚年底前就能实现整机调试。”

“试产不能急于求成。”楚千澜抬手打断,“放大版光刻机是突破专利壁垒的关键,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验证。当然,专利申请也不能疏忽。”

王世杰重重点头:“明白!我们已同步启动专利布局,围绕放大版光刻产线的光源优化、结构设计申请了21项概念性专利。在接下来的研发当中,还会将新发现的专利分批申请。

另外,张北光团队在拆解65纳米光刻机时,发现了三项可反向优化的技术点,已融入放大版光刻产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