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马元龙后,楚千澜才将目光放在网络舆论上。
此时,星源探索发布会的细节经媒体梳理后,在网络上形成多波传播热潮。
科技类媒体以《从EdA到芯片量产:星源探索的“自主闭环”之路》为题。
深度拆解星途EdA工具的13个核心模块、星象指令集的模块化优势,以及已经落地的手机、无人机、航天三大应用场景。
文中穿插的芯片测试数据与龙科院卫星应用案例,让“自主技术”不再是抽象概念。
社交平台上,‘启明3代搭载全自主芯片’话题,阅读量半天内破两千万,网友讨论从“国产芯片是否靠谱”逐渐转向“新机性价比预测”。
有数码博主结合曲峰透露的“能效比高出15%”,推测启明3代续航可能比同价位机型多1.5小时;
也有行业分析师在微博发文,指出“全自主芯片意味着供应链不受制于人,这才是启明3代最核心的竞争力”。
不过,质疑声也并未消失。某海外科技媒体转发发布会视频时,评论“65纳米制程的芯片放在现在只能算是平庸,星源探索的突破更像是‘追赶而非超越’”。
该评论下很快聚集数百条争论,有人认同“与国际顶尖制程芯片有差距”,也有人反驳“能实现全流程自主就值得肯定,一步到位不现实”。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层面的连锁反应。
下午三点,国内某头部芯片设计公司官微宣布“将派团队参加星途EdA试用”,随后三家汽车电子厂商跟进表态;
而海外EdA巨头新思科技在官网悄然更新“专利保护声明”,虽未点名星源探索,却强调“对任何侵权行为保留法律追究权利”,被业内解读为针对性回应。
楚千澜滑动着平板上的舆情数据,指尖在“新思科技专利声明”的新闻上停顿。
他调出女娲系统,快速检索新思科技近年的专利诉讼案例,目光落在2007年其起诉某韩企“非法使用布线算法”的案件上。当时对方因专利侵权赔偿3.2亿美元,还被迫停止相关芯片研发。
“看来专利战的苗头已经显现。”楚千澜低声自语,随即给曲峰发送信息。
“让法务部抽调其他公司的法务员工,熟悉鹰酱与欧洲那边与专利相关的法律,准备应对国外芯片巨头的专利诉讼。”
第二天,星途EdA工具与星象指令集的舆论刚刚有所回落,繁星科技便发布公告,宣布启明三代手机发布会将在12月25日举行。
公告以“启明3代:国产芯·新征程”为主题,开篇便点明“搭载全自主研发芯片,重构中端手机性能标杆”的核心卖点,同时附上一张半遮半掩的新机渲染图。
银灰色机身搭配超窄边框屏幕,机身背部“星芯”标识格外醒目,瞬间勾起外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