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峰闻言,目光扫过台下期待的神情,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在星途EdA与星象指令集的支撑下,我们不仅完成了技术工具的突破,更实现了高端芯片的自主研发。
这些研发出来的芯片,已经通过深蓝半导体生产,运输到了天雄科技。未来,大家可以在繁星科技新发布的手机上看到。
至于芯片的具体效果,为了不泄露繁星科技下一代手机的参数,我就不直接介绍了!”
曲峰话音刚落,台下议论声如潮水般涌起,前排几位手机厂商代表瞬间坐直身体,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原本以为这场发布会只聚焦EdA工具与指令集,没想到竟藏着“芯片量产落地”的重磅消息,而且直接关联到繁星科技的新机,这无疑是给手机行业投下一颗惊雷。
“竟然已经量产了?还是配套繁星新机,这进度也太快了!”
“深蓝半导体最先进的光刻机是65纳米制程的,看来星源探索设计的芯片,并不是特别先进。”
“前几天,我听说四星与膏通断了繁兴科技的货,还以为是谣言,现在看来,原因就出在这批芯片上。”
“敢将这种没经过验证的芯片放在自家手机上,繁星科技真是好大的魄力!若是芯片出了问题,足以拖垮整个繁星科技!”
“星源探索好强的研发能力!他们研发出的芯片,必然包括中端手机所需要的全部核心芯片,否则繁星科技肯定不敢抛开膏通,采用星源探索的芯片!”
“启明3代要是用上全自主芯片,那岂不成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智能手机?”
议论声中,来自《深市科技报》的记者追问道:“曲总,您刚才提到芯片已交付天雄科技,能否透露下这些芯片的制程和核心性能?比如是否达到45纳米级别,与膏通同规格芯片相比有何优势?”
曲峰笑着摆手,语气带着几分神秘:“具体参数还得留到繁星科技的新机发布会,我可不能抢了马总的风头。
不过可以透露一点,这些芯片基于星象指令集设计,在低功耗和多任务调度上有独特优化。从实验室测试数据来看,同等负载下,我们的芯片能效比要比行业主流产品高出15%以上。”
这番“留悬念”的回应,非但没让台下的期待降温,反而让讨论热度更盛。
前排几位数码博主当场打开笔记本,快速记录“能效比高出15%”“适配繁星新机”等关键信息,指尖敲击键盘的声响在会场内此起彼伏。
曲峰抬手压了压台下的喧闹,继续补充:“除了手机领域,我们的芯片还应用在拓展工业与航天场景。
比如与大江无人机合作的飞控芯片,已完成1000小时极端环境测试,在高温、高振动工况下的稳定性比进口芯片提升22%;
还有为星源探索锂电池实验室定制的电池管理芯片,能将充电效率优化18%,同时把低温续航衰减控制在10%以内。”
随着更多应用场景的披露,台下的气氛彻底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