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千澜与公关部的员工只是做了一个开头,等舆论彻底发酵后,他们便彻底放手,让其自行发展。
三家公司会受多大影响,楚千澜并不在意,毕竟双方没有什么利益关系。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舆论纷纷扰扰,持续了二十多天,直到12月初才有平息的势头。
然而,三家公司腾出手来后,第一时间就对深蓝半导体发起了报复。
这一天,王世杰忽然来到楚千澜的办公室,“楚总,海立士、台机电、因特尔三家公司联合发难了!”
楚千澜从电脑上收回注意力,抬眼看向他:“具体是什么动作?是技术封锁,还是资本施压?”
“算是以势压人吧!”王世杰面色凝重,“国内所有半导体材料厂家,几乎都收到了他们的警告,要求不能给我们提供生产芯片的材料。”
“材料断供?”楚千澜指尖在桌沿轻轻一顿,眸色瞬间沉了几分。
虽说光刻机是芯片生产的核心,但有些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光刻胶,特种气体、高纯度硅片等等。
虽然一般的材料国内厂商都有布局,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而三家公司联合施压,等于从供应链上游掐断了深蓝半导体的命脉。
王世杰将一份材料供应商的回函推到楚千澜面前:“深市的华星化学、津市的北方硅业,这些以前跟我们合作的厂商,都发来函件说‘暂停供货’,理由全是‘产能调整’‘优先保障长期客户’,
不过,他们都有派人私下联系,说是收到这三家公司的胁迫,才不得不停止给我们供货。也有几家公司没有任何理由,便直接断了材料供应。”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焦虑:“国内的厂商还好说,找点漏洞,私下里还能交易。最为棘手的还是国外材料厂商,他们与这三家公司关系更为紧密。那些高端材料,我们恐怕很难获得了。”
楚千澜目光落在“高端材料断供”的字眼上,眸色渐沉,国外厂商的联合封锁远比国内胁迫更棘手。
深蓝半导体现在生产180纳米芯片,这些辅助材料都可以让国内厂家供应。
但以后调试65纳米光刻机、试产45纳米芯片,离不开高纯度光刻胶、特种气体这类高端材料,而这恰恰是国内厂商短期内难以突破的技术壁垒。
“国外厂商具体断供了哪些材料?有没有可替代的方案?”楚千澜冷静的问道。
“主要是三类核心材料。一是扶桑国的高纯度光刻胶,我们调试65纳米光刻机必须用到,国内晶锐新材虽能生产,但良率只有82%,且分辨率达不到要求;
二是汉斯国的高纯度特种气体,纯度99.9999%的氦气和氩气,国内云光电子的产品纯度差两个数量级,可能影响芯片蚀刻精度;
三是台岛的8英寸硅片,国内硅片厂商的产品缺陷率太高,用来生产45纳米芯片良率会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