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千澜脸上闪过一丝惊诧,目光在苏叶子与李见山之间流转,“看上维信科技的是哪家公司?背景如何,诉求是控股还是财务投资?”
李见山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语气带着几分凝重:“现在与维信科技接触的公司足有五家,都是与电容屏相关的公司,他们的诉求大多是维信科技掌握的技术。
最有竞争力的是南高丽的四星电子,他们通过旗下投资部门接触维信科技,给出的条件很优厚,注资5亿,仅占55%股份。至于其他国内公司,投资规模都是一两亿。”
苏叶子补充道:“我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发现两个问题。第一,维信科技购买设备的供应商与四星电子有很密切的关系,此次设备厂家突然提高调试费用,主谋应该就是四星电子。
第二,其他公司接触维信科技,为的是电容屏技术,但四星电子技术远超维信科技,在龙国也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收购维信科技完全没有意义。”
楚千澜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眸色渐沉。苏叶子的两个发现如同拼图的关键碎片,瞬间串联起四星电子的完整图谋。
所谓“注资5亿占55%股份”,根本不是正常的财务投资,而是一场以资本为刀、针对维信科技自主电容屏技术的“围猎”。
“设备厂家突然提价、四星电子低价注资、自身已有成熟产能却仍要收购……”
楚千澜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冷意,“四星的目标肯定不是维信科技的生产线,而是想通过控股,彻底掌控其电容屏技术专利,然后将这部分技术雪藏,消除未来可能出现的国产竞争对手。”
四星电子的电容屏此时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利润也非常高。
若是龙国厂商技术上有所突破,哪怕质量差一些,也能通过快速扩充产能,满足部分市场需求,降低四星电子的利润。
不过,四星电子能使用这种盘外招对付维信科技,恐怕是维信科技掌握了某种关键技术。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苏叶子与李见山:“维信科技的李总有没有意识到四星电子的图谋?以他现在外债缠身、生产线停滞的处境,恐怕很倾向于四星电子吧?”
李见山揉了揉眉心,语气无奈:“我们上次谈判时,李总反复提‘四星能快速解决资金问题’,对技术自主权的关注度很低。我甚至感觉,对方有放弃维信科技的打算。”
苏叶子补充道:“李总占据维信科技65%的股份,其余35%分散在技术人员手中。维信科技建立时,是李总出资金,技术团队出技术。现在公司出现问题,李总想卖出股份,摆脱困境也是有可能的。
楚千澜指尖在桌面敲出沉稳的节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既然他想退出,那我们就成全他。下次谈判,你们直接尝试收购对方的股票,部分溢价是可以接受的,就是速度要快。”
李总既然不是技术出身,那对楚千澜来说,对方是否留在维信科技就不重要了。他收购维信科技,为的是技术,其他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