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补充道:“还有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也要重点关注,那里也有许多高端人才。”
张振山眼前一亮,连忙在笔记本上标注重点:“您的想法可行!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强,能快速适配咱们的技术体系;
海外裁员潮确实是个窗口期,不少工程师面临职业选择,咱们给出国外同等待遇,应该有不小的吸引力。”
他忽然好似想到了什么:“ASL有个华裔工程师团队,主攻光刻机精密导轨设计,前段时间因项目调整被裁,我让猎头接触过一次,对方对回国发展有兴趣,但担心国内研发条件跟不上。
要是咱们能展示深蓝半导体的洁净室和设备拆解计划,说不定能打动他们。”
楚千澜颔首:“让猎头重点跟进这个团队,邀请他们来深市实地考察,费用全报。”
送走张振山,楚千澜心神沉浸到科技图书馆中,瞬间出现在记载光刻机技术的书架前。各种相关书籍,密密麻麻罗列其上。
从“深紫外光源系统”到“精密工作台驱动技术”,从“光刻胶涂覆与显影工艺”到“掩模版缺陷检测算法”,每一项技术都附带详尽的原理图纸与参数标注。
这里面记载的技术,即便是比较普通的,含金量也超过了深蓝半导体的那台光刻机。
楚千澜倒是没有翻看具体的技术图纸,而是找出一本名叫《硅基芯片制作设备发展史》的书籍看了起来。
这里面记录了玛雅星球上,光刻机每一次升级的细节以及说明。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楚千澜不仅看完了《硅基芯片制作设备发展史》,还翻看了十多本与光刻机结构相关的书籍。
此时,楚千澜已经对光刻机的结构与原理有了极深刻的了解。让他自己手搓一台光刻机还不现实,但让他带领一个资深团队,升级那台180纳米制程的光刻机,他还真能做到。
然而,这种事情,楚千澜自然不会亲自下场。而且他也解释不清楚,自己为何会懂得那么多光刻机知识。
按照老规矩,楚千澜将光刻机升级需要的关键技术编写成文档,存储到女娲系统当中。
待到深蓝半导体准备升级光刻机的时候,女娲系统自会引导他们开发出相关技术。
使用这种方式,引导旗下科研人员进步,楚千澜已经驾轻就熟。
赵立伟能越过65纳米制程,直接研发45纳米制程的存储芯片,就是因为楚千澜利用女娲系统给了对方关键技术。
将光刻机升级技术文档存入女娲系统后,楚千澜并未停歇。
他调出那台193n深紫外光刻机的参数,这台设备现在虽然只能生产180n制程的芯片,但也并非不能突破到45n制程。
“光学镜头的数值孔径需要从0.75降低至0.93,工作台定位精度要从±0.018微米压缩到±0.005微米……”
楚千澜正在笔记本上逐条标注升级参数,杜广白的电话突然打来,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楚总,我们星海科技被人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