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升级 芯片团队(1 / 2)

深蓝半导体虽然有芯片生产设备,但制程只有180n。这在国内也只能算是比较先进,距离最顶尖的生产厂家还有一段距离。

而赵立伟团队研发的存储芯片,是45n制程。这种芯片,目前在国内还无法量产。

楚千澜将文件放在实验台,指尖轻叩桌面,目光在周明远与赵立伟之间流转。

“45n存储芯片的设计方向没错,但当前国内的生产能力确实跟不上。

深蓝半导体的180n产线,最多只能用来验证核心架构逻辑,无法实现量产。”

赵立伟脸上的兴奋淡了几分,语气带着无奈:“我们也知道制程瓶颈。可存储芯片的技术迭代太快,现在不提前布局45n,等国内产线跟上,我们又要落后国外厂商一截。”

楚千澜摇了摇头,“存储芯片是基于星象指令集研发出来的,即便国内有能力生产,我们也需要保密。

你们可以放心,我会尽快升级深蓝半导体的产线,尽快提升制程的。”

按照楚千澜的计划,只要星象指令集无法产出手机需要的全套芯片,他就不能暴露星象指令集的存在。

毕竟,这些芯片只要其中一样被国外卡脖子,繁星科技的手机就会面临停产。

到那时候,他的资金链会断裂,研发进度也会被迫停止。

赵立伟攥着文件的手指微微收紧,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也明白楚千澜的顾虑。

星象指令集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关键,一旦提前暴露,后续研发必然会遭遇各种封锁。

他叹了一口气:“升级产线可不是小事,想要获得45n制程设备,即便付出几十亿,恐怕也很难获得想要的结果……”

楚千澜指尖在实验台边缘轻敲,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资金和设备的问题我来解决。两位可不要忘了,不管是研发星象指令集,还是开发EdA工具,在外界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星源探索已经将其变为现实。

你们现在要做的,是把45n存储芯片的架构逻辑打磨到极致,甚至继续研发28n的制程,确保一旦产线到位,就能立即投入流片。”

赵立伟闻言,攥着文件的手指缓缓松开,眼中的不甘渐渐被坚定取代。

他抬头看向楚千澜,语气带着几分郑重:“楚总放心,我们会按您的要求,把45n存储芯片的架构逻辑打磨到极致,28n制程的预研也会同步启动。

只是……28n的技术壁垒比45n更高,可能需要更多研发资源支持。”

楚千澜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实验室里忙碌的工程师:“研发资源不是问题,曲峰会优先保障你们的设备采购和人员招聘需求。

星源探索后续每月用于芯片研发预算会增加到1.5亿,其中70%专门用于星象指令集芯片研发。

这些经费,你们两只团队肯定用不了。你们若是有熟悉的团队,也可以将其拉过来!”

周明远与赵立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