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腾车驶入深蓝半导体厂区时,机械轰鸣声比上次来时更显密集。
只不过,发出声音的位置却是在另一栋生产楼。
在王世杰的安排下,施工队已经在对另一栋生产楼进行改造。若是以后购买新的光刻机,就可以直接进行安装调试了。
而已经安装完光刻机的那栋楼,内部几乎没有声音发出。
楚千澜刚走进生产楼,就看到王世杰穿着蓝色防护服,从光刻区洁净室快步走出,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兴奋。
“楚总!180n制程的芯片产线全部安装完毕,昨天已经完成单机调试,各项参数基本达到预期标准!”王世杰迎上来,递过一份打印好的调试报告。
楚千澜接过调试报告,目光快速扫过关键数据栏:“光刻胶涂覆均匀度98.5%,曝光精度误差±0.018微米,蚀刻速率稳定性97%……参数比预期还要好。”
他抬头看向王世杰,语气带着几分赞许:“你们调试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后续量产前还需要解决哪些隐患?”
王世杰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庆幸:“最棘手的是离子注入机的束流稳定性,刚开始误差超过3%,张北光团队连夜优化了磁场校准参数,才将误差控制在1.2%以内。
至于隐患,主要集中在洁净室的温湿度波动上。光刻区白天与夜间的温差会导致工作台轻微形变,虽然现在误差在允许范围,但长期量产可能影响良率,我们计划加装恒温恒湿精密控制系统。”
楚千澜跟着王世杰走进洁净室走廊,透过观察窗,能看到几名工程师正围着光刻机调试软件参数,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在昏暗环境中格外醒目。
两人沿着洁净室走廊继续前行,来到蚀刻区时,几台等离子蚀刻机正处于待机状态,机身侧面的显示屏上跳动着实时压力和气体流量数据。
“蚀刻环节的参数调试还算顺利,”王世杰指着设备,“我们用测试硅片做了十组实验,线宽均匀度能稳定在±0.02微米,符合180n制程要求。”
楚千澜停下脚步,扫视了一下设备,并没有做出评价。
直到二人看完所有生产设备,他才开口问道,“这条产线什么时候联机调试?大约什么时间能交付使用?”
王世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联机调试计划下周一启动,我们准备先用测试硅片跑三批完整流程,重点验证各设备间的数据交互和工艺兼容性。
按目前进度,若联机调试顺利,本月下旬就能完成产线验收,月底前可以开始试生产。”
楚千澜目光落回光刻机方向:“虽然我们希望尽快完成调试,但也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试生产阶段,先聚焦电源管理芯片,这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产品,更能快速验证产线稳定性。另外,以后正式生产后,也会生产这种芯片。”
作为楚千澜旗下,唯一可以正大光明生产的芯片,他自然要将订单放到自家公司。
王世杰重重点头:“明白!电源管理芯片的工艺参数,我们已经和星源探索的陈文州团队对接,试生产时会优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