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千澜盯着“38号商品”字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女娲,检索该厂商编号38的商品信息。”
数据流飞速滚动,屏幕上很快浮现出一台光刻机的参数:“型号NSR-S205b,248n深紫外光源,使用年限15年,曾用于500n-250n制程芯片的生产,报价850万欧元。
该设备未涉及鹰酱最新专利授权,近五年有龙国、天竺企业采购记录。”
听到光刻机的参数,楚千澜直接摇头。这设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生产的,技术早已经落后。
而且这个价格也太高了,在国际市场,他完全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设备。
即便这台光刻机不在限售范围,他对此也没有丝毫兴趣。
毕竟他购买光刻机,不仅仅是为了生产芯片,还是为了提高研发能力,购买这种老掉牙的设备,根本无法达成他的目的。
“女娲,查一下同型号设备的市场流通价格。”
数据流再次滚动,机械音很快播报:“近三年同款设备交易记录显示,均价在320万-480万欧元区间,最高成交价,是去年由龙国企业购入。”
楚千澜轻笑一声,“溢价近一倍,他们倒是敢开价。标记该厂商,不再关注该设备。”
若非还惦记那台先进的光刻机,他会直讲对方拉黑。
许久之后,楚千澜叹了一口气,不在寻找光刻机设备。
此时,他手下半导体人才匮乏,即便看到适合的光刻机,也没有人去查看光刻机的成色。
想要购买光刻机,除了考虑运输以外,现在还需要一个懂设备的人,前去实际考察设备的情况,
此事也只有等张振山找到相关人才后,才能进行下去。
想明白其中的关键后,楚千澜打开一个文档,开始将科技图书馆中的一些技术文档复刻出来,存储到超算当中。
待到有技术人员使用女娲系统的时候,女娲系统会根据这些资料,指引技术人员复刻出图书馆中的技术。
自从他完成EdA工具的程序框架编写后,就一直在学习并复刻科技图书馆中的内容。
可惜星源探索的研发人员还是太少,否则未来一段时间,会有大量的新技术被研发出来。
晚上,楚千澜返回宿舍,张磊几人也刚刚返回。
此时的他们,已经开始到其他学校推广校园通App。
张磊一进门就瘫坐在椅子上,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和兴奋:“今天跑了职业技术学院和师范大学,腿都快断了!好在效果还行,职业技术学院那边,学生会答应帮我们推广,师范大学的几个社团也愿意入驻。”
刘道成翻着笔记本补充:“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对查课表需求特别大,他们课程表经常变动,纸质版根本跟不上。师范大学那边更看重社团报名功能,说能帮他们省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