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探索的EdA实验室,钟长风正带领团队围着巨大的LEd屏讨论,屏幕上是电路仿真软件的调试界面。
“楚总,电路仿真软件的核心算法终于跑通了!”钟长风看到楚千澜进来,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经过三天三夜的压力测试,仿真精度以及仿真速度等各方面指标,都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不少。”
楚千澜走近屏幕,目光落在跳动的仿真数据上:“具体提升多少?有没有针对星象指令集做优化?”
钟长风调出对比图表:“普通电路的仿真速度比行业主流工具快37%,涉及高频信号的复杂电路精度误差控制在0.8%以内。
我们还特意针对星象指令集的动态模块交互做了适配,信号传输延迟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偏差不超过1.2%。”
王鹏在一旁补充:“最关键的是数据库兼容性,我们打通了与原理图设计软件的数据接口,能直接调用已设计的元器件参数,省去重复建模的步骤,效率至少提升一半。”
都是自己公司设计的软件,数据库通用是非常大的优势。
以后整个EdA工具中的软件,使用相同数据库格式,芯片设计过程中,可节省大量时间。
楚千澜目光扫过那些标注着“已验证”的模块:“数据库兼容是基础,后续开发的所有EdA工具,都要遵循这个标准。星象指令集的动态特性对仿真精度要求极高,你们做的不错。”
钟长风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我们在算法层面对星象指令集的并行运算逻辑做了特殊处理,传统仿真工具容易出现的信号冲突误判,在我们的软件里几乎为零。”
他忽然指向屏幕角落的一行小字:“在极端工况下,比如超过10万门电路同时仿真时,内存占用会出现波动,王鹏团队正在优化内存调度机制。”
王鹏立刻接话:“我们尝试引入分布式计算框架,把超大规模电路拆解成若干子模块并行仿真,再通过女娲系统整合结果,初步测试能降低40%的内存峰值占用。”
楚千澜微微颔首:“分布式计算框架是解决超大规模电路仿真的关键,我会让超算团队给你们预留专属算力通道。”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周明远那边的控制信号映射表验证进度如何?原理图设计软件与星象指令集的适配是否存在偏差?”
钟长风调出交叉验证报告:“上周完成了首轮全指令集映射测试,仅发现7处逻辑断层,周工团队已经修复。现在用原理图设计软件生成的芯片逻辑网表,导入电路仿真工具后的一致性达到99.6%,基本不存在适配问题。”
楚千澜指尖在桌面上轻叩,“99.6%的一致性已经足够支撑初期研发,但剩下的0.4%必须彻底排查。芯片设计容不得丝毫误差,哪怕是细微的逻辑断层,都可能导致流片失败。”
钟长风点了点头:“我们正联合周工团队做第二轮深度验证,重点针对高频信号模块和动态优先级调度指令,预计三天内就能出结果。”
又和钟长风探讨了一会儿技术后,楚千澜便离开了实验室。
他联系张振山以及曲峰,一起前往周建明几人所在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