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无人机的厂区比恒川机械安静许多,几架无人机正在空旷的试飞场盘旋,发出轻微的嗡鸣。
王涛拿着笔记本电脑,盯着屏幕上的飞行数据,朱晓惢站在一旁,时不时指着屏幕说些什么。
“楚总!”王涛抬头看到楚千澜,快步迎上来,“您来得正好,我们刚调试好第三代大江无人机,续航提升到45分钟,载重也增加到了4公斤!”
楚千澜看向试飞场上测试的无人机,它正精准地穿过一个个环形障碍,姿态稳定得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操控精度提升了不少,用的还是寒星材料的碳纤维机身?”
朱晓惢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专业的严谨:“是的,使用碳纤维不仅结实耐用,机身重量也减轻了8%,这也是续航提升的关键。”
王涛补充道:“我们还开发了配套的手机App,用启明手机就能实时传输航拍画面,延迟控制在0.5秒以内。昨天刚接到一个林业部门的订单,要采购20台用于森林防火巡查。”
楚千澜扫过笔记本显示器,上面有无人机传回的高清画面,林间的小径和植被清晰可辨。
“0.5秒的延迟,足够应对大部分场景了。”他看着画面中随无人机移动的视野,“林业巡查对稳定性要求高,后续可以针对复杂地形做专项优化,比如增加抗风算法和自动避障功能。”
王涛眼睛一亮,“我们正打算开发第二代避障模块,用红外传感器替代超声波,探测距离能提升到10米。朱教授还提议引入机器学习,让无人机自主识别障碍物类型。”
朱晓惢接过话头:“算法模型已经在行星一号上做过模拟训练,识别准确率能达到89%,但硬件成本会增加15%。我们计划先做50台试验机型,给专业客户测试反馈。”
楚千澜颔首:“可以小批量试产,定价灵活些,先打开专业市场口碑。对了,大江App的适配进度如何?除了启明手机,其他品牌的兼容性有没有问题?”
“目前只完成了天道系统的深度适配,”王涛略显无奈,“安灼系统的接口文档刚拿到,赛班系统的适配要等到下个月。”
随后,楚千澜又在大江无人机的研发区域转了一圈。
相较于一年前,此时的大江无人机有了长足长进。早已经从随时倒闭的小公司,发展成一个月盈利几十万的新兴企业。
就连办公室,也从三室一厅的民宅搬到了一处三层小楼。员工也增加到了二十多人,有了一丝正规公司的样子。
离开大江无人机时,已是午后。楚千澜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
恒川机械的扩张、大江无人机的技术突破,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这让他对旗下产业的协同发展多了几分信心。
车子刚驶入南山科技园,曲峰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语气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楚总,周工他们用原理图设计软件验证星象指令集的控制信号映射表,初步结果已经出来了!
核心指令的信号交互只有几处小误差,只要稍作修改,我们的星象指令集就算彻底诞生了!”
楚千澜闻言心中一喜,“具体数据发我一份,钟长风团队那边进度怎么样?”
“钟工正带队研发电路仿真软件!外包出去的程序已经回收九成,核心程序也编写出大半。预计这个月中旬,电路仿真软件就会收尾。”
曲峰顿了顿,又道,“还有个好消息,陈文州团队的电源管理芯片流片成功了,过几天就会正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