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闻言直起身子,目光投向车间深处:“楚总,我认为,公司近期的任务依旧是发展机械臂业务,尤其是精度,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准。至于拓展公司业务,应该等到公司大幅度盈利再去考虑。”
“±0.1毫米,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准,即便放在国际上,也是很高的水平。继续研发肯定是应该的,但也不能将所有精力全放在这上面。”
楚千澜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大多机械臂都是依托于生产线存在,未来一段时间,你还要招聘一批人才,争取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成套的生产线。”
实际上,楚千澜原本的想法,是让恒川机械去研究机床。
毕竟机械臂与机床的技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思考再三,他还是没有说出口。
机床,作为工业母机,国内受到的限制极大。凭借恒川机械这样的小公司,可能连招聘高级人才都做不到。
收起心思后,楚千澜与陆川又聊了几句,便离开了车间。
此时的生产线还在改造,具体效果,还要等一个月才能看到。
中午的时候,曲峰传来消息,说孟晚星已经找过他了。
曲峰根据情况,给了对方两个选择,第一便是由双方合作成立公司。
星源探索出资1000万,占七成股份,孟晚星提供碳纤维配方专利,占三成股份。
新公司要建立一条小型碳纤维生产线,以后不仅可以生产,还可以继续研究碳纤维材料。
不过,新公司扣除运营必须的费用后,能够建立生产线的资金仅有600万至800万之间。
这些钱,也只能购买一条国产的小型生产线。
这种方案,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孟晚星必须获得专利受理通知书。
曲峰给出的第二种方案,则是让孟晚星直接入职星源探索。
至于她以前的专利,可以自己持有,也可以卖给星源探索。
孟晚星不管选择哪一种方案,星源探索都会帮忙寻找生产厂家,将孟晚星的专利对外授权。
虽说曲峰给出的条件已经非常优厚,但孟晚星并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说回去考虑一下。
楚千澜预测,孟晚星会选择第一种方案。毕竟对方昨天就说了,还有朋友跟着她一起出来创业。
孟晚星若是进入星源探索,那就是把朋友抛弃了。
不过,楚千澜并没有太过关注孟晚星的事情,他下班后,直奔学深市大学。
明天学校正式上课,楚千澜也该返回宿舍居住了。
实际上,他寝室的三人早已经返回。
大年初八,杜明就回到了繁星科技,继续参与研发手机操作系统。
他现在已经是项目的技术骨干,长时间离开,会影响项目进度。
张磊只比杜明晚一天抵达深市,他这么早返回学校,自然是为了接送林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