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康熙查贪(2 / 2)

他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挣扎,最终还是道:“朕会私下召他来见,问清楚此事。若他肯认错,朕便再容他一次;若他执迷不悟……”

后面的话,康熙没说出口,可张廷玉知道,那是皇上最后的底线。

当晚,东宫偏殿。胤礽被康熙召来,见皇上脸色阴沉,他心中早已慌了,却还强装镇定:“皇阿玛召儿臣来,不知有何事?”

康熙看着他,目光复杂:“李福贪腐军饷,已被朕斩了。东宫亲卫营的兵器,为何会有那么多?你给朕说实话。”

胤礽身子一颤,眼神闪躲:“儿臣……儿臣只是觉得亲卫营的兵器陈旧,想换些新的,没别的意思。”

“没别的意思?”康熙的声音陡然拔高,“那‘待时机成熟再议’的纸条,是怎么回事?你所谓的‘时机’,是想做什么?!”

胤礽脸色瞬间惨白,“扑通”一声跪下:“皇阿玛,儿臣错了!儿臣是怕……是怕您再废了儿臣,怕胤禩他们抢了儿臣的位置,才一时糊涂……儿臣绝不敢有逼宫之心啊!”

他磕着头,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康熙看着他狼狈的模样,心中的愤怒渐渐被痛心取代。他想发作,想立刻下旨废黜太子,可一想到朝局动荡,想到各皇子虎视眈眈的目光,终究还是忍了下来。

“起来吧。”康熙的声音带着疲惫,“朕可以再信你一次,但你要记住,储君之位,靠的是德行与能力,不是靠私编军备,更不是靠阴谋诡计。若再有下次,朕绝不会再容你。”

胤礽连忙起身,擦着脸上的泪水:“儿臣谢皇阿玛!儿臣再也不敢了!”

待胤礽退下,康熙独自坐在偏殿里,烛火摇曳,映着他苍老的面容。他知道,自己这次的隐忍,不过是饮鸩止渴——胤礽的野心已经暴露,父子间的裂痕再也无法弥合。可他别无选择,为了朝局稳定,为了大清的江山,他只能暂时压下此事,哪怕这份隐忍,会让自己心中的伤口越来越深。

而殿外的阴影里,张廷玉看着皇上孤独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场储位之争,不会因为皇上的隐忍而平息,反而会像暗流一样,在平静的表面下,积蓄着更大的风暴。

康熙也不知道,就在京郊,托合齐拿着那几百具新的火器,最终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隐患……

(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