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宣读圣旨(1 / 2)

等胤禩沐浴更衣,从内府急忙走出来时,中门青石板路两侧,府里的太监们、下人们早已按品级跪好——从管事嬷嬷到洒扫小厮,连平日里在后院伺候侧妃的侍女,都捧着帕子垂首跪立,发髻上的银簪映着光,没一人敢抬头。胤禩撩着石青色常服的下摆,快步走到庭院正中,身后跟着嫡福晋郭络罗氏与几位侧妃,女眷们穿着素色旗装,裙摆扫过地面时轻若无声,唯有头上点翠的珠钗,随着跪拜的动作轻轻晃动。

李德全捧着明黄色的圣旨,站在三阶汉白玉台阶上,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各持一把鎏金掌扇,扇面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他先是扫了一眼满院跪着的人,清了清嗓子,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宫廷特有的威严:“八阿哥胤禩接旨——”

胤禩连忙伏下身,额头几乎贴到青石板上,身后的女眷与下人也齐齐叩首,庭院里只剩下风吹过树梢的轻响,连呼吸声都变得极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李德全展开圣旨,明黄的绫缎上,朱红的御笔字迹格外醒目,他的声音顿挫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在庭院里,“近者通州漕运阻滞,粮船滞留三日,京畿粮供渐紧;复查漕运旧账,贪腐之迹昭然,官吏朋比,民怨渐生。兹念漕运乃国之命脉,不可有失,特简派阿哥二人,前往通州彻查此事。”

胤禩的心猛地一沉,又随即提起——他原以为只会派自己去,没想到康熙竟要加派一人,是谁?

“命八阿哥胤禩为钦差正使,掌查案总纲,统管漕运账目核验、人犯拘审;命十四阿哥胤禵为钦差副使,协理查案诸事,兼管粮船调度、地方防务。尔二人须同心协力,严明法度,凡涉贪腐者,无论官职大小,皆据实奏报,不得徇私;凡阻扰查案者,即以抗旨论,先拿后奏。”

竟是胤禵!胤禩心里一动——康熙这是什么意思,他可明知老十四与他走的近些?转念一想,胤禵与我走得近,两人同去,倒也少了掣肘,比派胤禛或太子党人强得多,这是康熙的制衡之术啊。

“兹令:尔二人接旨后,即刻整束行装,三日内启程赴通州,不得延误。所需人役、文书,可凭钦差印信,向户部、都察院调取;沿途地方官,须全力配合,不得推诿。钦此。”

李德全念完,合上圣旨,低头看向伏在地上的胤禩:“八贝勒爷,接旨吧。”

胤禩连忙叩首,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坚定:“臣胤禩,遵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他起身,双手高高举起,从李德全手中接过圣旨——明黄的绫缎触手微凉,却像有千斤重,压得他手臂微微发沉。

身后的女眷与下人也跟着叩首谢恩,庭院里响起一片整齐的“吾皇万岁”声,却依旧没人敢抬头。

李德全看着胤禩,脸上露出几分温和的笑意,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八贝勒爷,皇上还有句话,让奴才私下传给您。”

胤禩连忙侧身,做出倾听的姿态。

“皇上说,”李德全的声音轻了些,却字字清晰,“漕运积弊已久,查起来难免动到各方利益,你素来贤明,可这次也需杀伐果断——一要查清案子,二要稳住京畿粮供,三则是治理贪官污吏。十四贝勒军中供职多年,与你同去,多有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