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子!”
他猛地抬头,声音因激动和惊骇而变调,
“拿把锋利的小刀来!快!还有镊子!放大镜有没有?也找来!”
李浩被父亲骤然拔高的声音和铁青的脸色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应了一声,
转身冲进厨房翻找工具。
很快,他拿来了水果刀、修眉用的尖头镊子,还有一个李国栋以前看集邮册用的简易放大镜。
李国栋接过小刀,像外科医生面对关键病灶。
他极其谨慎地将那包膨化食品空袋铺平在地板上。
用刀尖,沿着刚才抠出硬点的边缘,极其缓慢、极其精细地切割起来。
刀锋小心翼翼地划开塑料薄膜,避开里面的银色内衬。
他的呼吸都屏住了,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握着刀的手稳得像焊在钢架上,
只有手背上凸起的青筋显示着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终于,一个大约两厘米见方、带着银色内衬的塑料方块被他完整地切割了下来。
他用镊子夹起这块“补丁”,凑到放大镜下。
在透镜放大的视野里,真相狰狞毕现!
银色内衬上,用近乎透明的强力胶水,牢牢粘着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黑色塑料模块。
模块的一端,有一个微小的、针尖大小的麦克风开孔!
另一端,是两粒芝麻大小的金色金属触点——电池接口!
这分明是一个极其隐蔽的微型录音设备!
它被巧妙地藏匿在食品包装袋内壁的夹层里,利用独立小包装的阻隔和食品本身的噪音作为掩护!
“录音笔……”
李国栋的喉咙像是被砂纸磨过,干涩地挤出这三个字,带着难以置信的寒意。
是谁?林晓梅?张淑芬?
还是……那个总是沉默的、眼神复杂的陈小雨?
他猛地想起小雨那双过于沉静、仿佛洞悉一切却又深藏着什么的眸子。
是她!只有她!
她每天背着书包进出,有最便利的条件将这些东西神不知鬼不觉地“喂”给李浩!
李国栋丢下放大镜,捏着那枚冰冷的微型录音笔,像捏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他冲回自己卧室,反锁上门,手忙脚乱地翻出数码相机附带的USb连接线。
幸运的是,录音笔的充电接口是通用的icroUSb。
他颤抖着将线的一端插进录音笔的触点,另一端插入笔记本电脑。
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了发现新硬件的提示。
他迅速打开文件管理器,果然看到了一个新出现的可移动磁盘盘符!
双击打开,里面只有一个孤零零的音频文件,文件名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
文件大小不小,显然录制了相当长的时间。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潜入深海的潜水员,然后重重地点下了播放键。
沙……沙沙……
轻微的、持续不断的电流底噪首先涌入耳膜。
接着,是模糊的环境音:
远处隐约的电视广告声、厨房水龙头没关紧的滴水声(滴答…滴答…)、窗外偶尔掠过的汽车鸣笛。
这是这个“家”日常的背景音。
忽然,一个压低的女声清晰地切了进来,是林晓梅,
带着一种刻意的、不容置疑的指令口吻:
“……小雨,记住,下午三点半,把厨房左边第二个抽屉里那个棕色小药瓶,放到客厅电视柜听到没?”
短暂的沉默,只有呼吸声。
接着,一个更轻、更细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的女声响起,
是陈小雨:
“……哦。知道了。”
录音继续。
背景音变换,似乎是傍晚。
传来碗碟碰撞的声音,李国栋自己略显疲惫的声音响起:
“……妈,您今天气色看着好点了,那安神茶喝着还行吧?”
接着是张淑芬那标志性的、温和得有些飘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