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丹炉生霞(1 / 2)

清剿黑风洞的过程,比预想中更为顺利。那坐镇的黑袍老者虽有筑基后期修为,功法歹毒,但在剑心渐趋通明的赵南面前,并未支撑太久。赵南甚至未曾动用全力,仅以青雷剑与之周旋,便在三十招内寻得破绽,一剑破其护体煞气,废去了其修为。

从黑袍老者及其下属口中,赵南又得到了几条关于玄冥宗更核心据点的线索,以及他们近期似乎在寻找某种特定“阴属性灵物”的模糊信息。他并未深究,清理完首尾,将缴获的、于己无用的邪道法器尽数毁去,只留下些许灵石和材料,便悄然离开了这片煞气弥漫的山坳。

连续拔除据点,虽未逢敌手,但剑锋饮血,终究沾染了几分肃杀之气。赵南心有所感,需以平和之气调和。他并未立刻前往下一个目标,而是转向更深的山野,漫无目的地行走,让山间的清风、流水洗去心头的尘埃。

数日后,他行至一处群山环抱的山谷。谷中散落着几十户人家,形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时值盛夏,本该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村子里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田地有些荒芜,村头不见孩童嬉戏,偶有村民走过,也是面色惶然,步履匆匆,空气中隐约飘荡着一股草药与病气混合的味道。

赵南眉头微蹙,信步走入村中。他的到来引起了村民的注意,几个穿着粗布衣服、面带愁容的村民远远看着他,眼神中带着警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希冀。

一位须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者在一名中年汉子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迎了上来,拱手道:“这位先生面生,不知从何处来?到我们这穷山沟有何贵干?”老者言语还算客气,但神色间的忧虑难以掩饰。

赵南还了一礼,语气平和:“老丈有礼,在下乃一游方之人,路径此地,见村中似乎……不太平?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老者闻言,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先生眼力好。不瞒您说,我们这清水沟,上月不知怎地,突发瘟疫。人畜皆病,发热、呕吐、身上起红疹,已有数位体弱的老人和孩童……没能熬过去。村里唯一的郎中也病倒了,草药都快用尽了,实在是……唉!”说着,老者眼圈泛红,他身旁的中年汉子也是满脸悲戚。

“瘟疫?”赵南神识微动,悄然扫过整个村落。果然,大部分村民体内都萦绕着一股灰败的病气,生机黯淡。这病气对修士而言微不足道,但对肉体凡胎的村民,却是足以致命的威胁。

“老丈,在下略通医理,可否让在下看看病人?”赵南开口道。他并非专精医道,但修行之人,对肉身、气血、生机之理解远超凡人,加之身负“百草鉴”这等丹道瑰宝,辨认凡俗病症,寻找对症之法,并非难事。

老者将信将疑,但见赵南气度不凡,眼下又无计可施,便点头道:“那……那就有劳先生了。”

赵南随老者看了几家病患,仔细探查其症状脉象(以灵力感知替代),又询问了发病前后的饮食、水源等情况。很快,他便心中有数。这并非什么疑难杂症,而是一种山岚瘴气混合了某种腐毒引发的时疫,对于体质强健者或许能扛过去,但对老弱妇孺却是催命符。寻常草药效果缓慢,且此地药材匮乏。

“老丈,此病我能治。”赵南直接说道。

“真的?!”老者和他身后的村民顿时激动起来,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围拢过来。

“先生,您需要什么药材?我们这就去山里找!”那中年汉子急切道。

赵南摇了摇头:“不必。药材我自有准备。”他所谓的准备,自然是储物袋中那些年份久远、灵气盎然的灵草。用这些来炼制凡俗祛病丹药,实乃大材小用,但此刻他却觉得理所应当。

他选在村尾一处较为开阔、靠近溪流的平地,对老村长道:“请告知村民,稍后无论见到何事,不必惊慌,静候即可。”

在村民们疑惑又期待的目光中,赵南挥手从储物袋中取出了那尊得自坊市的紫铜丹炉。丹炉古拙,在阳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

“炉……炉子?先生您这是要……”老村长目瞪口呆,其他村民也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赵南没有解释,只是平静地盘膝坐在丹炉前。他并未引动地火,而是并指如剑,一点丹火自指尖跃出,落入炉底。对于炼制最低阶的“祛病丹”,以他如今的修为和对火焰的掌控,已无需借助外火。

他依次取出几味灵草:清心花、宁神叶、百年茯苓、还有一小截带着清新气息的木灵枝。这些灵药品阶不高,但内蕴的生机与净化之力,对于驱散凡俗病气,绰绰有余。

村民们屏息凝神,看着赵南将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散发着淡淡光晕和异香的“药材”投入那尊奇怪的炉子中,然后那炉子底下就凭空生出了火焰,无不感到神奇,心中对这位突然出现的“先生”更是敬畏。